古代谋士出主意时,常常给出“上中下”三策,优先级是显而易见的。但现实的情况是,很多人主都选择了听起来不怎么样的中策甚至下策,结果也确实没什么好下场。这时一股敬佩感就会在我们心中涌起,谋士们果然料事如神啊。
可仔细想一下,这里的问题很大。如果真有“上中下”这么好的排序,为啥决策者不直接选上策呢?难道人主们都是傻子?
比如隋朝末年,开国大将杨素的儿子杨玄感看到局势震荡,率八千船兵造反,一路攻城掠寨很是顺利,这时李密献上了著名的“上中下”三策。
上策是直接找隋炀帝对着干,当时隋炀帝刚刚在辽东前线战败,军心不稳,最容易得手。
中策是先打下战略要地长安,伺机而动。
下策是攻打最近的洛阳,但洛阳的防务很好,如果打不下来时间一长容易被围歼。
杨玄感最终选择了下策--攻打洛阳,拖了很久没打下来,最后果然被歼灭了。
抱着好好的上策不干,杨玄感为啥非要打洛阳呢?
这里要先交代一个背景,随杨玄感起兵的八千船兵都是河南人,造反的初衷只是想谋口饭吃,怎么会愿意背井离乡远征他方呢?带着这样的军队北上,一旦遇到败仗,军心可能就垮了。如果先打下洛阳,士气必会大振,加上洛阳丰厚的粮仓储备,自会拥有更多的军队和更大的号召力。
你看,如果我们是杨玄感,会不会也做出同样的选择呢?
很多时候,不是上策不好,而是下策更现实。我们的选择,总会受限于当下的局势。
而所谓“上中下”三策,本身就是片面的,任何决策都是风险和收益间的权衡,哪来的绝对优劣?
谋士们口中的上策,是从收益角度说的,是收益最高的策略,但高收益往往伴随着高风险,确切的说,是一个高风险高收益的策略。其对应的下策,只是低风险低收益罢了。
真正的上策是什么?是低风险高收益,好比花2块钱买个彩票就能中500万一样,在现实中是极难成立的。
所以,在现实中,根本就没什么上策,任何选择都是风险和收益的博弈。选择不同,只是风险偏好不同罢了。
我们都喜欢水的品质,你看河流多好啊,目标是极坚定的,百折不弯就是要到那里;方法是极灵活的,遇到石头就躲着走,弯弯绕绕身段多柔和。常有人引导我们要向水一样,有硬的目标,又有柔的方法。问题来了,这么显而易见的好东西,为什么很少有人做到呢?因为这样做并不容易。
在完成一个大目标时,你要牺牲很多的小目标,意味着你要延迟满足,你要时刻把迷失的自己拉回来,你要不断的为此付出代价。
越是完美的理论,实现起来的难度就可能越大。没有人不喜欢完美的东西,但很少有人能够为完美不断付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