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小时十五分钟的影片,从主人公同学的跳楼事件展开到主人公所遭受着的欺凌事件,校园中被欺凌的主人公遇到校园外同样被欺凌的另一个主人公,一前一后“相携”着想要走出去,受到校园欺凌一开始默默忍受,期待着高考跳出泥沼,期待着长大能够不再弱小,但是同学的身故和愈演愈烈的霸凌折磨着身心,忍不了了尝试着去寻求帮助去相信那些站在光明里貌似强大且喊着要相信他们的大人,然而收效甚微,求援过后引来的是更加疯狂的报复,于是寻求在某种程度上受同样煎熬的那个“小混混”的庇护,本以为就此可以安稳度过那寻常人眼中并不长的一个多月,然而被狙击的人永远不能心存侥幸,只一次的阴差阳错变万劫不复。过后施暴者因自身利益而认错,其过程在受虐者的角度看来却是在伤口上撒盐,积压的愤怒在那随手一推上爆发,就像施暴者从不考虑给别人带来的是如何的灭顶之灾一样,她也没想到那一推葬送的是一条生命,覆灭的也是走出去的路。最后小北为了陈念去顶罪,是在继续对她的保护,陈念最后终于为自己的过失负责,这也全了她弱者的人设。若是她真的踩着小北的几十年甚至生命走出去了,其实和那些施暴者也差不多了,即使小北是自愿的,那些施暴者从不认为自己有错,不为自己的行为而感到一丝内疚,纵使认错也是因为自己的需要而不是感知到自己对他人造成了伤害不是感知自己的确是错了,这样的人不辨普世的善和恶,只是仅凭自己的喜恶来做事,在此刻,我无比认同人性本恶的观点。但是转过头来那些被别人欺凌的、被生活欺凌的、被欺凌又无可奈何苦苦挣扎还愿意向着阳光奔跑的人,又让我看到善和暖,又让我不禁想善恶是非不是那么清晰可辨,人就更加复杂了。看这部影片,我同情,但不共情,或许是我不曾经历,也不曾旁观过,之前甚至不太相信世界上存在这样的事情,我总是愿意相信美好的,相信我愿意去相信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看不见的地方的确存在各种各样的触角,又或者我只是不愿意去看,我想若是我曾处在那样的校园中,大概也是和众多人一样,明哲保身,沉默不言吧,不是自己经历的总是不会感同身受的,但如此又感觉自己很冷漠,人,就是这么矛盾。
——越发感觉自己没什么“触感”,且记性不好,叙事能力差,所以开始尝试记录,记观影感受,记读书感悟,随便记录点什么,纵使语序混乱,逻辑不清,但好在是写给自己看的,通过记录的方式自己疗愈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