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是最近务实的电影电视看多了,我开始反向思考自己人生的前一段验证了一句老话:性格决定命运。
之前总是把不顺过多地归结为周围环境不够好、遇到的人不够好。现在想来,其实自己的学生时代可以不用那么苦哈哈的。
比如初中时代,叛逆期的开端,加上一系列良莠不齐的小说随笔杂志看太多,容易跟愤青一样感慨中国教育体制的落后、学校大环境的氛围缺失、同学之间的小情小爱或者小矛小盾。任何一件事情都像小石头掉入水中激起大片水花,彷佛没有烦恼、争吵、失眠、眼泪就不是青春,有种把小说情节套在自己身上然后找存在感的表现。结果就是成绩下降、中考失利。小方面就是带来很多烦恼,比如作业不会写的焦躁、被老师批评的不快、被家长亲戚数落的无力感。这些对于在性格养成阶段的孩子来说是直接往阴暗面眼神的一个点。拿我自己来说,初中虽然小有才气,作文写的好,但基调阴郁,完全没有花季少女的可爱。虽然从小性格偏内向、甚至让人觉得有点清高,但初中阶段的堕落、阴郁还是变成让我把人生往低处过的一个铺垫。我甚至想过 会不会胸不够大也跟这茬有关。哈哈。
高中阶段最大的一个进步就是性格开始变得开朗乐观多了。然而还是没有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虽然我渴望变成学霸,看了很多鸡汤,但始终没有实际行动,觉得自己开心就好。
大学的狗血之处在于时间、经历差不多跟初中的格局一样小,局限在小情小爱、小愁小怨中不能自拔,加上课业没那么忙,差点得了抑郁症,这不仅荒废了学业,还在想是不是大姨妈的问题也归咎于此。
站在现在角度看,还是一个没有远见、情绪控制能力不足、分不清主次的性格主导的这一段人生,甚至毕业后工作不顺、身体状况持续不佳也是学生时代的一个延伸。
从初高中时代讲,其实有路可走,你得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知道学习是可以改变命运的,它能带你去你没有见过的世界,给你你想要却目前不可得的东西。提到这儿我想说,自己以前会压抑自己的欲望,想要的东西不要求爸妈买,告诉自己没有也行,一部分是懂事不想麻烦爸妈,一部分是为了讨一句“这孩子真懂事”的夸奖。比如说我很爱听歌,那个时候很想要一个MP3,后来喜欢看偶像剧就想要一个MP4,但始终没跟爸妈开过口,只能眼巴巴羡慕那些有的同学,或者等人家不用的时候借过来玩一会儿。我觉得这时候自己可以通过认真念书,考试成绩优秀的话借此跟爸妈讨个赏,爸妈肯定乐于满足你的,这样大家都很满足。其实学生时代的世界很简单,只要学习好,你的世界就是一切光明的,被夸奖包围,可以拥有想要的东西,同学也乐于与你相处,亲戚邻里会友好相待。这样是很有利于性格的养成。最后,你还可以去一个理想的大学 见到更大的世界和更优秀的人。
那如果中学时期错过了,大学时期也可以逆袭,大学相对自由,你可以去听你喜欢的课,泡在图书馆里,功课好的话你会有奖学金,你可以出去听更多的课程,买自己想要的东西,毕业去高校深造或者有一份理想的工作。
人生是一环套一环的,不管怎样的时期都有一条路可以走出来。而不要让琐事消耗你,情绪淹没你。学霸应该都是眼光远、有毅力以及内心强大。越早想通人生就越早走得宽。
对于一个工作不顺的大龄单身女青年来说,前一段人生经历着实有点让人不满意。而我觉得依然是抓重点,走那条最关键的路,一环一环的就好解决了。当每一环都在变好,你的性格以及境界都在得到滋养提升,女生就是这么越来越美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