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会开营中的分享:
大家好,我是秋虹,谢谢大家的支持,让我们读书会线上相聚。在这里我想说两个点,一个是为什么要开展读书会,另一个是读书会中我们可以做什么。
为什么要开展读书会,大的理论框架咱们就不谈了,从我自身的感受聊聊。
我是17年时第一次萌生开展读书会的活动,当时只是喜欢阅读,想结交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第一次读书会读的是《爱的五种语言》,我当时感觉难度不大,很快就把书读完了,但在讨论时,谈到礼物部分时,我说我终于知道我和先生的问题所在了,我想要一个苹果,他却给我了一车香蕉,我觉得他不懂我,他觉得付出了却没有被理解,我以为我找到了答案,伙伴们给我的反馈却是,为什么香蕉苹果不可以都要呢?忽然茅塞顿开,对啊,为什么不呢?我怎么没想起来啊,好像书里没说,但一讨论才知道,原来是我对书中的一句话理解有误。
我们总是站在自己角度以自己的经验来审视面对的问题,但是不是真相呢? 不一定!每个人的见解也是有局限的,而在读书会上,我们各抒己见,酸甜苦辣咸,从不同角度来看同一个问题,大象的全貌也也就立体呈现,偏颇难题被解决了。
成人读书会如此,那读童书呢,也是一样。我们经常只看见的是我们认为重要的内容,或者和自己关联的东西,忽略自己经验欠缺的部分,大家一起共读,缺失的一角就有可能得以补足,不一定完美无缺,但肯定比一个人看到的要丰富。
话说言传不如身教,境教大于一切。我们期盼孩子好好读书,而我们自己是否拿起了书呢?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模仿的第一榜样,我们拿起书,孩子才有可能慢慢爱上阅读,爱上学习。
读书会中我们做什么?
我们和而不同,才有了丰富多彩的世界值得期待,值得探索。我们每一个人都很重要,都是五彩缤纷的一部分,而且对我们读书会来说,我们每一个人就更为重要。读书会不是讲座,不是秀场,是我们大家的知识盛宴,我们大家的读书会,所以,在本次读书会中,希望伙伴们发声,说出自己的阅读感受、想法和疑惑,分享有感触的点,生活中的案例等,形式不限,有感而发的内容都值得期待!
当然,共读分享不能代替读书,没有亲自读一读书中的文字,别人的分享只是别人的,自己感受不深,期望大家分享的前提是把书先读了。
本次亲子共读,让我们拿起书的同时,也和孩子一起共同感受不越界,不评判,负责任,无伤害,一致性和自我调整,让彼此成长的历程更扎实些,父母最终实现做孩子的园丁,在孩子远远的背后带领,成长机会交给孩子自己!
期待大家的共读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