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痛苦,谁改变

一直自认是一个思维比较多元,对事物不会按单一的维度进行对错判断,也就是思维比较有弹性的人。可生活中有些事情还是让我有打脸的感觉。具体什么事情不作赘述,总之我还是对一些事情有比较执着的认定。会去判断对错,会去要求别人,从而产生批判。

对事物有原则、有底线,是必要的;保持头脑清醒,有独立思考能力,这都很好。但生活中也有许多事情是没有是非对错之分的,也许会让你很不舒服,本能地想要去改变,让事情向着自己觉得完美的方向发展,但这其中的分寸如何掌握,到底要谁去改变?

最近听了奇葩说里的黄执中老师的一场演讲,一句话解了我的困惑。

谁痛苦,谁改变;谁需要,谁让步。

他举了个例子,男朋友在家总是习惯把袜子丢得到处都是,女友无法忍受,觉得这是不对的,要求男友改变这个坏习惯,袜子就应该每天洗,保持家里环境整洁。接下去可能性一:男友听从了女友的要求,每天洗袜子,问题解决;二,无法理解女友为何无法忍受,不认同也不愿意改变这个习惯,最终分手。

在可能性一中,按照原先的思路我可能会觉得他的男友觉得女友说得很对,这是错误的做法,应该改正,所以才不再乱扔袜子,但黄执中老师告诉我们,没有人喜欢被改变,现实生活中,一个人长年累月的习惯,要让他忽然改变是很困难的事,大多数情况下做出的改变或者说妥协,是因为在乎身边的人的感受。因为我乱扔袜子,你会觉得不舒服、难受、痛苦,我不愿意看到你这样,所以我改变。如果不是因为你提出,我大概率不会觉得这是个问题,我一点也不会因为到处都有袜子而难受,也就不会刻意去改变了。

相反,在第二种可能性中,男友不但不认同女友的说法,也感受不到女友的痛苦,不会因为她的痛苦而有所触动,那么问题就僵掉了,走不下去了。

所以在那些非原则性问题上,这句话给了我一个很大的启发,就是看清了问题的本质,不再纠结于谁对谁错,那么纠结说明也许没有谁对谁错之分,本质只是你不舒服,需要去表达,需要对方改变,然后搬出一套道理来,想要说服对方改变。这样等于绕了个弯子,有时候把自己也绕进去了。

想要解决问题,就要直面本质,有些事情无法讲对错,只是把我的感受、情绪、需求告诉你,对方接收到之后,如果愿意改变,那你必须要有这样的认知:这是因为他在乎你,你的痛苦,让他也感受到了痛苦,所以他改变了,而不是因为你是正确的。千万不要让自己产生道德优越感,弄成「我是对的,所以你改变是应该的」这样的内心OS,这绝不利于关系长期健康发展。如果对方不愿意改变,那你也应该认识到,这件事情当中,你痛苦,他不痛苦,所以要改变的,其实是你

这样的思维方式可以应用于亲人、朋友、恋人等各种关系中,多出这样一条思路之后,可以减少很多不必要的困扰和负面情绪,是近期给我最大启发的一句话,以上。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1 昨天晚上,儿子回家显得闷闷不乐。我一问才知道原来老师让带的书,全班只有他一...
    米莉记阅读 2,484评论 3 15
  • 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海灵格,提出家庭婚姻矛盾的解决方案——“谁痛苦,谁改变”。 妈妈对孩子说:“我头痛,因为你不乖、...
    澄澈Zoe阅读 3,213评论 2 10
  • 1. 刚搬到新家,第一天就被隔壁楼5点钟的闹钟吵醒了。 这让我不禁感慨,还真不能随意搬家,对于刚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
    红叶2阅读 494评论 0 1
  • 痛苦的时候需要改变,改变的时候更痛苦,人生似乎就是这样艰难。 ——by无限的阿莱夫 今天谈一个毁三观的话题:痛苦。...
    无限的阿莱夫阅读 3,926评论 1 1
  • 最近公众号的更新像一个电压极不稳定的变压器,随意性极强,这种情况还会持续一段时间。 今年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一句话是...
    风中的夏天阅读 669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