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礼尽在、南化流行
——感怀百年“周南”
“周南”历经百年。百年前,先贤朱剑凡携“周礼尽在、南化流行”之楹联,奉其语意,举其私宅“蜕园”,创办了“周南女子学堂”——简称“周南”:史称惊世骇俗之举。
——这是1905年间的事了,距今已经过去116年。
“蜕园”有记载,园子早年主人是一个叫刘蜕的儒生,是唐宣宗年高榜进士。也因他是湖湘学子上下百年唯一的进士得主,令他及他的蜕园声名鹊起。
然几经沉浮,蜕园数度易主。
相距一千多年之后的清末,这个园子的主人为湘军将领甘肃提督周达武。周公受知于湖南巡抚骆秉章,效力于左宗棠麾下,军功荣曜,一代显赫名将……周公乃朱剑凡之父矣。
朱剑凡原名周家纯,在蜕园出生。周达武乃宁乡大屯营镇人。镇上周姓人家,族谱记载系明朝皇室吉王朱见浚后裔。明亡清初,流寓此处的皇室支系避嫌改姓。清亡民初,朱剑凡这一代又光复朱姓。
朱剑凡早年留学日本,接受到西方进步思潮。楹联“周礼尽在,南化流行”寄寓着这位西学已成——却又是饱读经史子的儒学之士的学贯中西、经学致用、兼收并蓄的治学理念。而”周南“校名,即取之楹联上下阕之首,又与诗经首篇《国风·周南·关雎》相通,可谓异曲同工之妙。
我们很难想象百年前、乃至数千年,因礼俗束缚下的中国女性的窘迫。历史上的《女儿经》,男子的三妻四妾,女子的“三寸金莲”,村前巷头的贞节牌坊……——都是那个时代的产物。从日本留学回来的朱剑凡,深恶痛绝旧制带给女性的不平。而这正逢乱世,扶弱济贫、启迪民智已成当时留学回来的青年报国之路,朱剑凡毅然举家毁业办学——也恰逢卷帘归政、身为女性的慈禧默许了这间破天荒的“周南”女子学堂在中国的存在。
朱剑凡言述:“妇女占中国人口半数,如不读书、无异于无故自弃,其半于无用,欲求争雄于泰西,其可得乎?”
笔者是周南78届学生,在周南完成从初中到高中的四年学业。而周南过去的历史,学子就读期间,浑然不知,闻所未闻。而那时不叫周南,而叫长沙第四中学。
曾经的周南,过去的蜕园。它前临通太街,西临泰安里,东临北正街。它的西门是正门。不过,笔者就读时,北门改成了学校正门。
与它相邻,仅一街之隔,位于泰安里上的明德中学,也是历史上举足轻重的学府……对历史产生重大影响的革命党人黄兴就是从这里走出的。而贯穿湖南境内的湘江,游离它不远,沿通太街西行三百米处。
我仍能依稀记起读书时的情景:
那条悠长的俑道,将学校大门与北正街口拉进数十米。北正街是繁华的街市!处闹市而不浊,于繁华而不染:这正是旧址原主人设此俑道悉心竭虑之意?我喜欢这条深长的俑道,走在其间,如同走向深宅大院。迎面相望的朱红大门更让我感到它的不同寻常——正如千年前,从这张大门走出了刘蜕,走去了古城长安,为湖湘学子赢得首个破天荒的进士及第荣耀。百年前朱剑凡也从这里走出,走去了日本,反哺归来,破天荒将这里变成了中国首座女子学堂。还有一大批影响中国文明进程的风云人物也从这里走出,他们中有:向警予、蔡畅、杨开慧、帅孟奇、劳君展、黄彝、曹孟君、丁玲……
——而马英九的母亲也曾就读这所学校。
当然,读书期间的我,那个颠倒是非的年代,传承是断裂的……现在的我终于了解到、终于体会到了那种不同寻常。
曾经的㙂园有头门、二门、东园、西园、北园,有回廊长桥,有池塘萦绕,有林木扶疏,有奇花异石……
相关文献记载:
……清末间,蜕园另一易主是浙江巡抚胡兴仁,湘西土家族人,致仕后寓居此园,为园子尽美一番。胡故,让园于辰沅道杨翰。周达武从杨翰手中购得,几经修治,重得异光。
晚清,因太平军匪乱而令湘军异起,本因保卫地方不侵进而保卫大清不倒。有“无湘不成军”之说。湘军中衣锦返乡之士,置地建园、大兴土木。这时长沙有名气的园子除蜕园外,还有陶澍的印心石屋,罗汝怀的荷花池精舍,汤鹏的柚村,李星沅的芋园和李家花园,郭松林的郭家花园……
而蜕园以风景秀丽、文脉流长冠盖众园。
曾经周南是个什么样子呢?周南的老校友回忆: “从泰安里进入学校大门后,就是一个东西向的长方形大操场,在两栋平行的教学楼之间为天井,天井的地面不深,雨水流得很快,从未因大雨溢水,天井的一旁还有一条南北连通的风雨走廊……“
后来的与过去的面目全非矣。一代国学宗师陈寅恪就出生于蜕园。他后来回访学校,哀叹到: “风景全非矣……沼溪石山,遂无一存,念之怃然。”
而过去的我们,是处在一个不将学习当回事的年代。直到升迁高中,到高一结束,到全国恢复高考,才如梦初醒……
80年代后期,百废待兴、改弦易张,却没重拾旧物、恢复旧况。这个与岳麓书院有着同等意义并承载数千年历史的园子,没能让政府足够理解,却将更多现代元素塞了进来……
追求生源,追求升学率,是八十年代后期学校普遍存在的窘况,周南也未能幸免。现今,周南规模扩大,分校扩去了郊外,生源增至五六千人……于是,曾经的周南离我们越来越远,想要找寻也只能去曾经校友撰文中窥见——不过那是隐略的,离散的影子。
回忆过去,一些感人的老师身影仍让笔者记忆深刻,初中班主任黎建华老师,高中班主任易松涛老师……她们是那个时代的楷模,律己律人。这正是周南精神致远。而在校友的撰文中,有讲到先贤朱剑凡跪拜、挽留教师停驻;有讲到学校入不敷出,跪求生母变卖家物,以接济学校生存……这些场景令她们流泪,也令今天的我们如闻其泣。
就“周南”恢复名号、百废待兴的岁月,接着的人们可能一直没去认真解读“周南”应当怎样传承……
就如,长沙市政府在意欲拆除代表古城特色的天心阁城墙前手软不忍……将承载旧长沙古城更多信息的太平街恢复保留。
旧的东西是历史的影子,失去了,本质的也全无。若那样,长沙也非“长沙”了,可能是中国的任一其它城市。
——同样,我们眼前的“周南”也非过去的周南了……
写于201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