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酬中的称呼:
1.注意礼貌尊崇
使用称呼时,一定要礼貌待人,才能达到交际的目的。
一般说来,中国人思想里较重官衔,如果他既是处长又是教授,以呼官职为宜。
2.注意适度得体
尽管出于礼貌或尊崇,若不适度得体,则适得其反。
要根据交际对象、场合、双方关系等情况选择合适的称呼。
3.注意时间场合
要注意审时度势,根据时间、场合的变化而随机应变。
像“妈妈”、“爸爸”自然亲切,而叫“母亲”、“父亲”则生硬了些,但在庄重的文书中则应以后者为宜。
4.注意时代因素
时代不同,称呼不同。丈夫的配偶以前称“贱内”,后来是“屋里人”,再后来是“孩子他妈”,现在称“爱人、夫人”。
5.注意地域差别
在不了解那里方言土语的情况下,还是以称“同志”较为稳妥、保险。
6.注意感情色彩
像“小坏蛋”、“死鬼”、“缺德鬼”等等,在热恋中的情人眼里就是爱称。在其他人眼里,就是骂人的话。
7.注意主次先后
先长后幼、先上后下,或先疏后亲为妥。像“奶奶”、“爸爸”、“哥哥”……而不宜倒置过来。
8.注意心理禁忌
同样的称呼,有的人乐于接受,有的人却讳莫如深。
像女孩子就不喜欢别人把自己叫老了。
9.注意民族习惯
汉族人对伯伯、叔叔、舅舅、姑父、姨父分得一清二楚,而英美民族一律用uncle来统称。
10.注意上下长幼
(1)对上称呼的注意事项。对上要表现出尊重。对自己的亲属按辈分称呼,理所当然。
(2)对下称呼的注意事项。对下也应谦虚待人,不摆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