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看这个题目时,请不要抱有看大理论的期待,我仅仅是通过生活中的故事印证了这个道理。
上周某一天,已经上中班的孩子哭闹着不愿去幼儿园,在楼道里和她奶奶斗智斗勇就是不走一步,我去了解情况后,得到的主要信息是:中午其他小朋友睡觉打呼的声音吵着她睡不着。当下我第一反应是,这个理由太弱了,好像就是临时编的,加深了我要今天把她送去幼儿园的信念。连哄带骗的把孩子送进去后,松了口气,我给孩子爸爸发了信息吐槽了今天的“鸡飞狗跳上学记”,对方回复到:难道她耳朵又发育了,能听到波段更广的声音,可以带去试试弹钢琴了。我看着这段文字,很惊讶能有这个角度解释她不去幼儿园的原因,神奇的是,这些话像一双手抚平了我焦虑的情绪。
通过这件事,我有以下觉察:
1.孩子为什么会选择那天不去幼儿园?是不是除了打呼这件事还有其他的问题?还是因为前两天她有点感冒我让她在家休息一天?所以她复制了“可在家休息”模式。
2.如果真有噪音,为什么我的孩子受到的影响这么大,我平时是否给孩子提供了“无菌”环境,比如陪她在非常安静的环境下睡觉。
3.一件事有不同的视角得到的结果完全不同,事物不止A面,也不止B面,从非A面也能找到很多有意义的地方。
我觉察后的行动:
1.跟孩子和老师沟通,排除了其他原因
2.有些无条件的支持建立在和社会生活同频上
3.赞美了孩子他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