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节我谈到了如何酿造头脑中的“美酒”。按那种方法酿造出的,是纯粹的、毫无杂质的、完完全全属于自己的“美酒”。 即便酿造过程中混入了其他的杂质,成“酒”后也已经完全看 不到任何痕迹了。
这样的“酒”虽然醇美,但很容易让我们变得自命不凡。 饮了这种“酒”的我们会觉得其他人的观点都不好,甚至都是错误的。如果我们对自己的想法深信不疑,那就容易对其他人 的想法视而不见。人拥有自信固然是件好事,但要是自信过了 头就很危险了。
美国女作家薇拉•凯瑟(WillaSibertCather)曾写下过这 样的句子,只有一个人,会太多。只有一个人,会夺取我所有。” 这里的“一个人”指的是恋人,意思是:如果眼里只有恋人一个人, 就会对其他事物视而不见,自己原来的生活步调也会因此而陷 人混乱。
我们的思考,同样也适用上面的道理——只有一种想法,会太多。只有一种想法,会夺取我所有。
有人认为凡事应该一心一意,贯彻到底,认为纯粹而勇往 直前的生活方式最美好,但我要告诉你:这样做并不一定能得 到丰硕的果实。
只有当我们多线思考,将儿根线互相联结起来,使其共同 发挥作用时,才能织出一张网来,也才能迎来人生的丰收期。
一个,则太多
我一直跟要写论文的学生这样说.•“你们的论文题只有一个的话就太多了,至少得有两个。可能的话,我希望你们有三个题,然后再开始写。”
听到这话的人,一下子都想不明白为什么一个还“太多”。 但我一直相信,时候到了,他们自然就会明白我的意思,在他们还没有经历的时候,再怎么解释也没用。不过,今天我要把 它解释给大家听。
如果题目只有一个的话,它就会变成“被盯着看的锅”。万一 “煮” 了很久,里面的“食物”也没有“熟”,这时再换一个“锅”、 换一种“食物”,显然已经来不及了。另外,坚守一个题目还会 让人变得爱钻牛角尖,思维逐渐失去活力。可要是我们多准备 几个题目,想着“这个不行,有另一个来替代”,那样不但心情 会轻松很多,还可以让各个题目展开竞争,然后选取劲头最足 的一个。“究竟哪个好呢? ”这样想着、问着,题目不用召唤便会悄然而至。这就是为什么我说“只有一个的话就太多了”的 原因,我指的“太多”是“麻烦太多”、“痛苦太多”。
另外,如果认为自己的想法是最独特的,全世界独一无二的, 那么这也是一种“一个太多”的表现。这里的“太多”指的是“骄傲太多”、“愚蠢太多”。人外有人,优秀的东西比比皆是,不 要因为只关注自己小小的成果,就产生大大的错觉,误以为整 个宇宙里舍我其谁!要是此时先人的业绩都入不了我们的法眼, 那就更是愚蠢得可笑了。
有想法的人除了要有自信外,更不能丢掉谦虚谨慎。只有抱着这样的态度,才可能暂时放下自己的想法,用心去调查一 下是否有人和自己有着间样的想法。虽说相似或相同的“酒” 出现只是巧合,但只要它已经存在了,就算后来的“酒”再高 声宣称自己是独创,也不会有人承认了。因为一切都是很客观 的存在,先后的次序大家都看得一清二楚。
记住:在自己之前从来没人想过类似的问题的情况是极其 罕见的。所以不要埋头“酿造”,最终酿出一杯“苦酒”。
要调酒,不要混酒
有个研究者对某位作家描写女性的方法产生了自己独特的看法。他整理完自己的思路后非常自信,认为这应该是一个具 有独创性的想法。即使如此,他仍然非常谨慎,着手调查相关 的先行研究理论。
调查结果显示,在他之前已经存在甲、乙、丙、丁四种相 似的理论,而他自己想到的是戊理论。戊理论虽然跟前四种理 论都很相似,但和乙理论的相似程度最髙。
此时,最取巧的做法是:引用乙理论,由此否定甲、丙、 丁三种理论,然后深入阐述自己的理论。这样做要注意的是, 做不好的话容易把乙理论突出,而淡化了自己的戊理论。
还有一种办法,就是以《女性的描写方法》为题,以所有 先行研究理论为基础,汇总整理出一篇论文来。不过,这样做 并不能“酿造”出属于自己的“美酒”来,反而像是用别人的“酒” 来“斗酒”决胜负。
也许有人会认为,后一种办法不是在调制一杯“鸡尾酒”吗? 我却认为不一定。
如果他仅仅是把几种“酒”简单机械地倒在了一起,那么肯定是无法调制出一杯真正的鸡尾酒的,因为他所做的只是把 “酒”掺混在一起而已。
迄今为止,日本人文学科的学术领域里,这种“伪鸡尾酒” 何其之多。曾有个讲话刻薄的人讽刺这些论文是“从脚注开始往上写的论文”。的确,他们的写作顺序是这样的:先弄到混合“伪 鸡尾酒”的“原料”,然后把其中能用的部分提取出來,最后再 加以整合和润色。
当然,经过它们的整理,后人再查阅资料时确实会方便一些, 但这种“伪鸡尾洒”是否可以被称为论文,还有待商榷。像这样类似数据库的东西,至多不过具有一些数据上的意义,所以 决不能把它当成一项具有重大学术意义的工作去做。只会查找 资料、编撰低级的文献,最终只会偏离正道,即使皓首穷经亦无大成。
如何独创而不独断
说到底,思考问题、产生新想法的第一要素还是独创。所以我们需要那些用自己的大脑思考出来的,而不是拾人牙慧的 构思。但是,一味没有根据地标榜自己的想法是独创的,绝不 会产生什么说服力。因此,我们要像前面说过的那样,去査找 各种学说,并加以合理的利用。如果因为甲、乙、丙、丁几种 理论中乙理论最接近戊理论,这个人就创造出“戊乙学说”来, 也还是会给人一种非创新的感觉。只有同时适度参考甲、丙、 丁理论,并从中提取出全新的理论,这样的独创才不会只是痩弱的线条,而会成为丰满的树干。
由于古籍中有很多难懂的地方,所以自古以来各种解释层出不穷。有些人搜集这些解释,并将其集中起来,和典籍整合在一起,形成“集注版”,为研究者和读者提供了方便。古代的“训 诂学”就是专门解释古老字词含义并将其整理成文的一种学问。
以前,训诂学者们喜欢釆用“多选一”的做法,即从众多 前人的注释中选出一种最接近自己想法的,将其发展成一种定 论;如果自己没有明确的主张,那就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然后驳斥、否定其他说法。然而到了现代,人们开始觉得每一种 解释或学说的产生都有其必然性,不管哪一个,完全被否定都不合乎道理。于是,出现了一种新的观点。这种观点认为,我 们应该站在涵盖一切的高度上来看待这些问题。之前我提到的 威廉姆•燕卜荪就是支持这一学说的代表人物。比如,莎士比 亚的剧作《哈姆雷特》里那句大家耳熟能详的台词——“生存 还是毁灭?”——的含义自古以来就众说纷纭。对此,新时代 的“训诂学者”认为:我们不需要苦苦考证其中哪种说法是正 确的,因为包含了所有解释的整体,才是这句台词的真正含义。
在我们平时的思考中,也应该如此去做。即使一个问题以 前有四种答案,而自己的答案是全新的第五种,我们也不应该唯我独尊,因为这样很容易抹杀其他答案存在的意义。如果只 肯定与自己接近的答案,又很难说会不会被人当做自卖自夸的 把柄。其实,最好的方法是接受所有答案,然后把它们像酒一 样精心地调和在一起。
要是我们能这样做的话,得到的就不再是“伪鸡尾酒”,而 是真正的、独一无二的“鸡尾酒”了。其实,许多优秀的学术 论文就是这样写出来的,它们既让人沉醉,又不会陷入独断的 泥沼和“伪鸡尾酒”的尴尬,实属佳品。
知识需要编辑力
二十世纪,英国有位著名的诗人、评论家名叫艾略特。有人说他“一辈子也没写过一本书”。其实,他署名的书有很多, 可为什么说他“没写过书”呢?原来,那是因为他的书都是由 一些发表过的作品结集而成的。也就是说,艾略特不曾专门为了出书而写文章。
和艾略特一样,现在也有很多小说家会把自己的一些短篇作品结集成册,有些散文家会把随笔等加以整理出版。这种现 象在日本和欧美都不鲜见。这种编辑过程本身会产生非常有趣 的现象:一篇篇文章和作品,单独看的话本不是那么优秀,但 一经整合,感觉就像浴火重生般光彩熠熠。当然也有相反的情况, 就是单看某篇文章时觉得十分吸引人,可把它当做集子的•一部 分再去读的话,敬佩之情便无影无踪了。这不禁让我想起了一 句话•.整体并非各个部分的总和。
原本独立的表达,一旦成为组成整体的一部分,人们看待 它的角度就会有所不同,其性质也会发生变化。此外,前后排列的顺序不同,感觉上也会有很大差异。有人认为,反正都是 整体里的一部分,怎么排列顺序都无所谓。那我一定要对他说: “如果你真的这么想,那么你绝对没有编辑图书的资格。”
编辑的重要性不输给创作
如果编辑的功夫高明,那么整体效果将远胜于各个部分单独的效果。比起互不相干时的状态,每个部分看起来都更加有 趣了。毫无疑问,这个秘密很早之前就有人发现了。
日本的《源氏物语》,欧洲的《十日谈》、《坎特伯雷故事集》、 《一千零一夜》等,都是所谓的“画框故事”(Frame Story),也 就是把一些小短篇放到一连串的“画框”里巧妙排列起来,组 成一个长篇大故事。这种故事集不需要作者一篇一篇地创作, 因为其中大多数短篇都是流传很广的民间故事,重要的是编辑 者用什么样的方式去组合和编排内容,让读者读起来津津有味。 在这种书中倾注的不是创作心血,而是编辑心血。无论单个的 作品多么出色,组合起来之后要是让读者觉得乏味的话,那编 辑的辛苦也只能以徒劳告终。这么一想,我们就会发现:“画框 故事”编辑技法跟现代的杂志编辑技法极为相似。
编辑自己并不写文章,当然要写也是可以的。但人们评价一个编辑是不是做得好,是否有创造性,并不会根据他的作品 优劣来判断,而是要看他如何整理、润色别人写的东西,以及 如何把特定的题材交给合适的人去。
如果作家写出原稿被称为“第一次创作”的话,那么编辑 把原稿整理成拥有崭新形式、更加完美的作品的过程就可以被 称为“第二次创作”。用演奏来比喻,如果说单独的乐器演奏是 第一次创作,那么指挥家指挥交响乐演奏就是第二次创作。这 种第二次创作的重要性丝毫不逊于第一次创作。再看看职业棒 球教练、时装设计师、电影及电视制作人的作用,我们就会更 加清楚地明白这一点。
第二次创作要得到认可,某种程度上是要以社会的成熟为 前提的。所以我们现在不再轻视《源氏物语》、《十日谈》,不再 说它们只是拼凑起来的陈旧书籍了。
第一次创作是一种creation (创作),而将它加工、使之升 华产生新价值就是meta-creation (后设创作)。思考也存在创作 和后设创作两个阶段。而前文提到的“鸡尾酒式论文”必须要 通过后设创作思考才能产生,在这一点上,它们的意义跟《源 氏物语》和《十日谈》这样的故事没有什么区别。
活用创作力和编辑力
思考时的灵光一闪属于第一次创作。有时候,这些灵感本 身就很完整,很有意义。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最好不要蹩脚地往里掺杂多余的东西。但要是同时存在好几个各自独立的想法, 而它们又不是那么清晰有力的话,我们就不能对其置之不理了, 否则最终它们也只会是一些七零八落的想法,没有任何意义。
另外,如果一时没有自己的想法,也可以把一些自己觉得 有意义的知识和别人的想法用心收集起来。不过,不要把它们 写到笔记本上之后就束之高阁,那样就算你记得再多,充其量也不过是一个抄写员而已。此时需要的是“知识的编辑力”,换句话说,就是在脑子里制作‘‘鸡尾酒”的能力。其实我们自己 到底有多少独创的想法并不是太大的问题,关键是我们怎么组 合已有的知识,按什么顺序排列它们。
人们现在已经明白了将写好的文章整理成书,或把短篇作品编成集子的行为是有技巧的,但“编辑知识”——整合已有 的知识,从而使其产生全新的价值——这种技巧却没有得到大 家的充分认识和认可。其实,这种技巧是非常重要的。
假设有ABCDE五个知识,它们的正确性都已经得到公众 的认可。如果就把它们按照ABCDE的顺序放着,五个知识仅 仅是五个并列的知识而已,不会有什么特殊的意义。所以我们 必须明白的是,不是把它们放在一起就可以了,还应该去整合 它们。只有这样,它们才会产生最大的意义。EDCBA是大变 样,看起来很有趣,要是ECDAB的话,那又是另外一个样子了。 不管怎样,只有按最佳顺序排列组合时,才会出现最佳的效果。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拥有灵活运用“编辑知识”的能力。
激荡出异想天幵的火花
有位诗人是这么说的:“所谓诗,就是把最好的词句以最合适的顺序摆放。”
可见,诗也是通过编辑语句产生的。
某位著名的诗人曾透露过他的创作方法:当他想到什么, 或是有了创作灵感时,就会把浮现在脑子里的片段一一写到卡片上。卡片多了,他就把它们散放在地上,像抽纸牌一样抽出 其中的几张,然后再按自己觉得有意义的顺序排列好,开始审 读和思考这一组合。要是有哪些地方读起来不对劲,他就重新 抽取卡片、重新排列。如此反复几次,他总能找到让自己满意 的排列。当终于觉得“这样不错”时,他就把排好的卡片按顺 序装订起来,或用糨糊依次粘到大纸板上,一首诗作的雏形就 这样出现了。这就是对思路的编辑过程。那些或鼓舞人心、或 令人沉醉的美妙作品往往就是这样诞生的。
虽然很少有人用上面那种方法去编辑自己的思路,但很多人都在头脑里进行过类似的活动。比如,我们想调制出美味的 鸡尾酒,或是想做出可口的饭菜时,动手前都会在心里对各种 原料进行一番巧妙的搭配。
通常情况下,把一些性质相近的东西组合在一起,很难产 生什么新奇的结果。但是,如果我们把那些乍一看好像风马牛 不相及的东西组合起来,就很可能得到一些令人惊喜的产物。 所以说,那些老是不断冒出惊人想法的人,其实都是编辑技巧 出类拔萃的人,这种人的头脑里总是能激荡出异想天开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