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六记》――落魄文人的一生

        沈复在坎坷记愁中开篇写到“人生坎坷何为乎来哉?往往皆自作孽耳。余则非也。多情重诺,爽直不羁,转因之累。”

      他认为自己一生坎坷,都是因为多情重诺为人爽直,但这些品行若行之不当,何尝不是自作孽呢?

      古时文人崇尚“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受此毒害,文人往往重理想,轻现实。沈复自幼饱读诗书,每日里吟诗作画。家族事业是给别人做幕僚,他的职业规划也是如此。但他有出世的才华却没有入世的智慧,在人世间一路跌跌撞撞颠沛流离。

      沈复与妻子芸两情相悦志趣相投,曾诗词唱和、饮酒作赋,月下对酌、换装出游。但是人不能活在真空里,柴米油盐才是真实的生活。

      他口口声声爱妻子想妻子,文中却写到“芸偶能起床,利其绣价之丰,竟十日告成。弱者骤劳,致增腰酸头晕之疾”。芸为了挣钱养家,拖着重病之躯十天绣出一部佛经。请问这时沈复在哪里?这就是他的多情吗?他怎么忍心?怎么舍得?爱不是听你说什么而是看你做什么。

      更过分的是,接下来又写到“友人某向渠借五十金,乞余作保,余以情有难却,允焉。而某竟挟资远遁,初以笔墨为抵,渐至无物可偿。”轻信他人,做保被骗。挣不了钱就算了,还无故让一家背上重债。这就是他的多情重诺吗?家人因此被家族驱逐,日子更加雪上加霜。

      沈复缺乏养家的责任感和担当,做事常常有头无尾,不停更换工作,没有固定的收入。却“素爱客,终日品酒论画,芸则拔钗沽酒,不动声色。”甚至年幼的女儿也为了生计辛苦劳作。他大言不惭的写到“芸生一女,时年十四,质钗典服,幸赖辛劳。余连年无馆,三日所进,不敷一日所出。”

      沈复一家居无定所,多次投靠朋友,过着寄人篱下的日子。“芸始犹百计代余筹划,强颜慰籍,未尝稍涉怨尤。至葵亥仲春,血疾大发。”芸身体一直不好,却无法安心养病,要操心一家的生计,终于彻底累倒,年仅41岁就早早离世。他似有反省“卒之疾病颠连,赉恨以没,谁致之耶?余有负闺中密友,又何可胜道哉!”

      他养不活一家人,到处投亲靠友。夫妻二人恩爱不分离,结伴去投靠友人,却把一双儿女留下。女儿只有十四岁,就让她去做别人家的童养媳。童养媳的境遇会是什么样?我们可想而知。不知道被父母抛下的小姑娘会是多么绝望和悲伤。十二岁的儿子送去给人当学徒,小小年纪就被抛到残酷的社会,尝尽人世的苦难。十八岁就英年早逝,可以想象他受了多少苦。

      做父母的自私的只想到自己。再苦的日子即使乞讨,难道不应该一家抱在一起吗?怎么忍心把年幼的儿女抛下。

      我们常常同情被棒打的鸳鸯,感叹他们相爱不能相守,总祝愿有情人终成眷属。沈复和妻子芸不可谓不相知不可谓不恩爱,但颠沛流离艰难困苦一直是他们婚姻的底色,穷病相加还有什么资格说爱。他们的爱自私的伤害了周围的亲人,对父母没有尽到孝道,对子女没有尽到责任。沈复的爱更是一味地索取,没有付出。

      坎坷记愁最后写到:“骇悉逢森于四月间夭亡。始忆前之送余堕泪者,盖父子永诀也。琢堂闻之,亦为之浩叹,赠余一妾,重入春梦。从此扰扰攘攘,又不知梦醒何时耳。”儿子夭亡不久,沈复居然就纳妾开始重入春梦了,也是自私到底了。正所谓浮生如梦,人生几何!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天地如驿站,时光匆匆过,人生瀛海内,忽如鸟...
    刘良昊阅读 5,721评论 0 1
  • ——序—— 俘生六记,典出李白“浮生若梦,为欢几何”。作者沈复,字三白,乾隆二十八年(一七六三年)生。其体裁特别,...
    老末子阅读 33,619评论 3 50
  • 被喻为“晚清小红楼梦”的自传体散文《浮生六记》,记述的是沈复与妻子陈芸之间的生活琐事。通过白描平凡人的一生,反映了...
    晚来舟阅读 5,837评论 17 11
  •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 所以,我向来喜欢用“浮生”来作形容。 最近在读沈复的《浮生六记》,很久没读这个类型的叙事...
    黛宝桐阅读 4,775评论 7 6
  • 人工智能定义:人工智能是对计算机系统如何能够履行那些只有依靠人类智慧才能完成的任务的理论研究。例如,视觉感知、语音...
    DoKeer阅读 3,339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