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早会,主持人改版了以往的自主企业文化分享模式,采用了定主题的分享。一时间发现主持人的话音一落,下面突然一片寂静,瞬间安静的连大家的呼吸声都可以听的到。为了给大家思考的时间,主持人简短的分享了发生在办公室里用细心完善细节的一个案列。可是即便这样,我发现一分钟时间将要过去,台下还是无人主动上台分享,在主持人不断的鼓励引导下,才有伙伴举手上台了。上台分享的伙伴也一致表达了定主题,不知分享什么。
一个简短的3分钟分享,在自己家里都能把大家难倒,真是很恐怖的。也许有人说我是想把机会让给别人,但从气氛中明显感受到多数人真是不知道分享什么。大多数伙伴是做一线销售的,市场环境千变万化,很多事情不会按我们提前预想的那样进行,如果这样的分享都能难倒自己,说明我们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那么如何才能避免出现早会中的尴尬呢?
突破惯性思维模式
我们常说思维是决定行动的种子,每个人都明白这个道理。但人们往往会被一种固有的思维框住思考的维度。例如以前的固定模式(自己挑选企业文化中的一句话)分享已成为大家固有的习惯,大家都会提前预设自己分享的内容。当模式突然发生变化时大家就会出现调用知识断篇的现象,不知所措。
“我今天准备了分享的内容,换了主题我不知道讲什么?”这就是一个框定思维的典型例证。
框定模式不是不好,框定模式在一定范围内给了大家模板,流程,标准。可以让大家在最短的时间内快速掌握知识点,要领,但同时也束缚了部分人的思维发散维度。这样长时间的灌输流程与标准,定型了部分人只会按部就班做事,减少了动脑习惯。所以当一个模式应用一段时间后,个人需要尝试打破这种习惯思维,努力拓宽思维面,跳出固定模式,用多样化来提高自己的能力,以避免环境改变带来的不适应。
丰富知识及提升应变能力
还记得有一次应公司安排给一家社区老年人讲养生。为了讲好这堂课,我精心准备了两天的内容,并做了不下十次的练习。然而在进场的那一刻,我发现自己所准备的内容完全一点也用不上。看到在坐的除了社区为了成绩搞宣传的几位女士和个别男士,剩下的是临时组织的舞蹈队阿姨,还有对讲座根本不屑一顾的打麻将的大妈。面对如此情况,为了让她们感兴趣,随即决定改变内容。那一刻我庆幸的是自己还记得以前所学过的知识,如果没有之前的知识储备,那将是何等的尴尬。
昨天也听到一位伙伴诉说“我和店家说好的早上培训品牌文化,可是我讲了不到一半,老板就打断了,不让讲,让我讲产品,打乱了我的思路我就不知道该怎么讲了。”我想这不是环境的错,错的是我们平时给自己的大脑输入的知识太少,正是印证了那句老话“书到用时方恨少”。
人都会在某一阶段出现不同程度的危局,但当危局出现后我们要总结原因,减少下次出现的频率。这就需要平时主动积极的给自己的大脑输入大量的知识,并将输入的知识给更多的人分享。当输入多,分享多时,大脑中的知识就想电脑系统,需要时只需按下开机键就了调取。
俗话说 “不怕功夫深,铁杵磨绣针。”所以只要我们坚持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精进练习,相信遇到各种突发状况时我们都会引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