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心而论,《查令十字街84号》的故事非常简单,以至于对闻名已久的人而言,初读此书,象征意味会大于它的故事和文字本身。
1949年10月,独居纽约的女作家海莲,一次偶然的机会在一则广告上发现了伦敦查令十字街84号有一家专门经营古旧书籍的小店,叫做“马克斯与科恩”书店,于是写信前往索购自己想要的旧书。没想到书店经理弗兰克很快回信,并且寄去了一些她订购的书籍。两人就此开始了长达20年的书信往来,这本书也就是这些书信的合集。
最初两人的书信内容也不过是买卖海莲钟爱的英国文学作品,不久由于战后的英国物资短缺,对许多商品实行配给,海莲便从美国给书店的全体员工邮寄一些生活物品,从鸡蛋到火腿,到各种各样的礼物,邮寄的不仅仅是这些现在看来微不足道的东西,也是一份难得的淡淡情缘。
而这段从未谋面的情缘给双方带去了异常珍贵和温暖的欢乐。海莲甚至一直在内心和文字里设想着能去伦敦一趟,去看望这些最熟悉的陌生人;盼望着有一天轻轻敲开书店的那扇门,然后跟大家说,我就是海莲。这是怎样美丽而感人的场景啊,然而最终却永远都只能成为幻影了。
二十年后,当年那个孑然一身穷居一隅的女作家已经是个小有名气的剧作家,当她终于可以有机会自己去伦敦,来到马克斯与科恩书店这家“自己的书店”的时候,弗兰克却已经因病离开了人世。
也许时间才是最最无情的吧,正所谓故地虽在,斯人已逝,查令十字街84号也成为了海莲和所有爱书人忧怀感伤的记忆。这恐怕也是此书后来被称为“爱书人圣经”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