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生活必需品……已经变得对人类的生活如此重要的东西,以致即便是有人、也只有极少的人试图过没有它们的日子,他们这样做或者是处于未开化状态,或是由于贫困,或是人生哲学所致。”
——《瓦尔登湖》梭罗
有感:
即便是生活必需品,也是因人而异。我们多数人在多数时候都不愿以最低的生活标准限制自己,无论一个人如何克制,他也总是挣扎在味觉、视觉、触觉等各种感官带来的新鲜、刺激之中,快感会加剧我们释放自己的欲望和念想。
较之过去一二十年,我们的环保意识在雾霾、沙尘等各种每况愈下的环境问题的“逼宫”下,已经大大增强。但相较于消费带来的刺激,克制总是力不从心,人们总是“好了伤疤忘了疼”,一旦环保需要与生活需求发生冲突,我们总是像不攻自破的堡垒、不守自溃的阵地。“家里总得需要个大排量的,出行方便”,“大家都在制造废气和垃圾,我做得再好也改变不了大气候,何必为难自己”……“破窗效应”正在愈演愈烈,“责任扩散”让大家的担当意识越来越淡薄。我想,有危机不可怕,怕的是我们都揣着麻木之心在危机的土地上肆无忌惮地舞蹈。我们今天所放纵的每一步,都将是成为明天推我们入深渊的“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