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悠贝太古城馆长苟苟老师。今天给大家分享一本非常经典的绘本《爱心树》。
《The Giving Tree》一个很感人又有让人唏嘘的故事。
作者:(美)谢尔·希尔弗斯坦
从前有一棵大树……她喜欢上一个男孩儿,男孩每天会跑到树下
采集树叶,给自己做皇冠,想象自己就是森林之王。
他爬树、在树枝上荡秋千、吃树上结的苹果、同大树捉迷藏、在大树下睡觉。
小男孩儿爱这棵树……非常非常爱她。大树很快乐。
一切看起来都很美好,但是
时光流逝,孩子逐渐长大了。
他开始有了心事,树干上除了有(ME+T)的爱心,还多了(ME+Y.L)的另一颗心。
小男孩不常来看大树了,大树常常感到孤寂。
有一天孩子来看大树,
大树说:“来吧,孩子,爬到我身上来,在树枝上荡秋千,吃几个苹果,再到阴凉里玩一会儿。你会很快活的!
“我已经大了,不爱爬树玩儿了,”孩子说,“我想买些好玩儿的东西我需要些钱你能给我一点儿钱吗?”
“很抱歉”大树说,“我没有钱。我只有树叶和苹果把我的苹果拿去吧,孩子,把它们拿到城里卖掉,你就会有钱,就会快活了。”
于是孩子爬上大树,摘下树上的苹果把它们拿走了。大树很快乐。
地上掉下一地的苹果,我猜想,孩子应该把树上所有的苹果都摘光了吧。
接下来,孩子又是很长时间都不来看望大树。当他每次出现时,都有所需……他需要一栋房子时,大树给了他所有的树枝;当他厌倦了现在的生活,需要一条船去远方时,大树给了他整棵树干。
当他老到已经快走不动时,他又一次来到大树旁。
“我现在需要的实在不多,”孩子说,“只想找个安静的地方坐坐,好好休息。我太累了。”
“那好吧。”大树说,她尽量把身子挺高,“你看,我这个老树墩,正好叫你坐在上面休息。来吧,孩子,坐下吧坐在我身上休息吧。”
于是孩子坐下来。
大树很快乐。
这显然是一个关于爱的故事,更准确的说,是关于母爱。这一棵Giving Tree,就是一位为孩子无私奉献一生的妈妈。在树枝被砍光前,大树的枝叶就像一位妈妈的双臂,在向孩子表达着她的爱与感情。男孩朝树跑来时,树枝会像张开双臂等待他;男孩躲在石头后面和树捉迷藏时,树枝会伸得长长地去找他;当久久不见男孩身影,树枝孤单的抱着自己的身体……
我们都说,真正的爱是不求回报的,就如同大树为男孩献出了自己的一切,却无怨无悔,非常快乐。这样的爱伟大,却让人有些伤感。每个父母都将面对看着孩子远离的命运。让孩子快乐成长就是为了他有一天能拥有自己精彩的世界。但没有教会孩子感恩与回流的爱,真的是理性的爱,值得称赞的爱吗?绘本中,大树始终将男孩称为孩子,无论他步入青年、中年、老人。为什么?也许这意味着在妈妈眼里他永远都是一个孩子,也许意味着男孩在精神上始终都没真正长大。
对于男孩来说,理所当然的接受大树所有的给予,真的能给他带来快乐吗?他会因为大树毫无保留的付出,而感到幸福与满足吗?也许并没有。不懂感恩的心,永远都空空荡荡,无法填满。
其实每个孩子都对爱他的人有一份感恩之心。他们会发自内心的愿意为大人用他们小小的力量做一些事。当我们看见并鼓励他们的这些行为时,他们内心也会拥有一份成就感与幸福感。这并不是说一定要在父亲节母亲节,给爸爸妈妈洗脚、拿拖鞋等形式,而是当孩子从细微处自发地表达出对父母的爱与感激时,我们可以欣然接受。看见他的善意,并表扬他。当他会主动给你夹菜时,请说“谢谢”,而不是“不用不用,你快点吃你自己的。”。当他说“妈妈我帮你倒水吧”,请说“哇,谢谢你主动关心妈妈”,而不是“别弄别弄,你会倒撒出来的”。日复一日,他理所当然的认为,原来爸爸妈妈什么都不需要,我只用管我自己就好了。当孩子抱着这样理所当然的态度长大成人,再要他懂得什么是感恩,那可就难了。
明天就是感恩节,借此主题,经由绘本,让我们一起品味一下关于爱与感恩的故事。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谢谢大家[玫瑰][玫瑰][玫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