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春节过得安逸而又无聊,年年岁岁都是如此。
家中二弟是厨师,我无需忙活灶上事宜,偶尔搭把手,洗洗涮涮。
初一,早上吃饺子,下午围桌而坐,烧几道菜,品几口酒,味觉早已迟钝,即使美味佳肴,也没有大朵快颐的满足与兴奋。过年的仪式感渐渐淡去,以致于吃完饭后忽然想起,还没有给祖先们上供磕头,赶紧补上,惹来一阵哈哈大笑。
在朋友圈里看到磕头发红包的一幕,父母正襟危坐,先是儿女磕头,而后是孙子辈。父母早已备好红包,磕头完毕发给红包,不管是子女辈还是孙子辈。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开心的笑容。我调侃一句:发扬中华好传统。朋友回复:闹着玩呢!
社会发展很快,传统的习俗渐渐被快餐文化所代替。小侄女有一项作业是制作春节习俗PPT。选了几张照片:贴春联、吃钱串子面、吃饺子、吃团圆饭、祭拜祖先仅此而已。简单的不能再简单了,所以几乎每个人都在抱怨:过年太没有意思了。
女儿也在吐槽:好不容易有个假期,就这么浪费了。咱们应该好好规划下明年怎么过?要不咱们也出去走走看看。我也早已此意,朋友圈里的年的确让人向往。有出国的,跟着了解一些域外风情;有去海南的,有去西藏的,天南地北无比畅快。人是一种需要时刻折腾的动物,越折腾越带劲,越折腾越有美好的体验与回味。
初二回了趟娘家,从初三到初七每日宅在家中。虽然岁月静好,给孩子做做饭、追追剧、看看书、练练字,但毕竟缺少了点什么。人一旦陷入温柔乡里,精神就会颓废,智力就会倒退。在女儿的一再要求下,我们共同去看了场电影。这几年我也只是在影院看了两场电影,而老公竟没有去过。新事物还是要尝试的,回来的路上他竟然提出:以后我就请你看电影。我和丫头相视一乐。改变就是从体验开始。随后,他又提出要看一看最近火爆的《流浪地球》。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初八到了,女儿要上班了。我和朋友去送。到机场后东拐西拐的把车泊在了空港酒店停车区,咨询工作人员怎么上T3航站楼。工作人员告诉我们可以直接从酒店电梯上去,没想到歪打竟然正着,我们从酒店内部顺利到达了候机室。
回来时,途径泾阳茯茶小镇。得知这个小镇还是由于电视剧《那年花开月正圆》,电视上演已经两三年了,这个镇子发展也很快。各种各样的小吃,各式各样的宣传竟也红红火火热热闹闹。小镇的正街有一河道,里面的水竟是温泉,氤氲的热气弥漫在水面,颇有江南水镇的感觉。茯茶是这里的特色,到处都有茶楼,到处都摆着茶砖和茶具。走进一家,央视报道过的,品一品这里的茯茶,听一听他们的介绍,然后买上一两块砖茶,也算是不虚此行。
女儿一走,家里一下子静了,空了。老公站在女儿的房门口,嘟囔着:就这样走了。送走女儿,年就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