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的故事》中的玫瑰与方协文
每一位女子在玫瑰的身上,都可以看到自己的影子。就如同,每一位女子在《飘》(又称《乱世佳人》)的女主人公郝思嘉的身上都可以看到自己的影子一样。
玫瑰的美不只是其外表和气质,更重要的是她内在的知性与尊贵:自小家人熏陶出的那种无忧无虑、肆意成长、热爱生活、擅于发现美和适时给予爱的从容和自在,在未来的生活旅途中,她一直保持着。所以,无论男子还是女子,只要与之交往过,都会被她所吸引,同性会成为她非常不错的死党和好友。看看她在学校和职场上交往过的姐妹,与她的友好关系就清楚了。异性若定力不够,不知自己是老几,会因她而被搅得心神不宁,方寸大乱,甚至会疯狂地追求她……
对于玫瑰来说,工作不是只是为了赚钱,而是自己的一种生活方式,生活状态,乐趣所在,也是尽情散发自己才华、智慧和魅力所在,是享受生活的一种方式,赚钱对她来说只是稍带着完成而已。这种洒脱,是这个时代女子们该有的境界与状态。
她与方协文的婚姻,依她主动退出而宣告结束。为什么她要主动退出?因为这段婚姻让她简直窒息!
方协文在这段婚姻中,自由自在,彻底放飞自我。因为玫瑰是一位很知性的人。她懂得婚姻中二人的边界,她从不干方协文的政,让他自由自在地做自己。当对方需要帮助时,她会尽力辅政。比如在方协文创业阶段,她把自己所有的积蓄毫不犹豫全部资助方协文,甚至她还向哥哥借钱帮助方协文。去方协文的办公场所,作为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她亲自打扫卫生等等。当方协文创业步入正轨之后,孩子没人带,她宁愿在家带孩子,来成全对方。对方那么多年来,连一天也没陪过孩子。她无怨无悔!
玫瑰在与方协文的婚姻中,尽管受尽委屈,但她很知性,从没有报怨、埋怨过方协文。只是被对方确实逼急的情况下,不得已才一针见血地指岀对方的不是:这么些年,你一天也没陪过孩子。你今天就陪她一天吧。你也试试这滋味。
谁娶了这样的妻子,应该知足了!
但,方协文不知足,不懂自己的边界在什么地方,得寸尽尺,对玫瑰各种批评、指责、干政!连人家好不容易找到的工作他也干涉!他不知道这已犯了夫妻大忌。认为自己辛苦赚钱养了大玫瑰和小玫瑰这娘俩,就可以如此理直气壮地胡作非为,妄想用自己的自由意志来完全代替玫瑰的自由意志,这相当于不见血地把对方干掉,对方躯体还活着,但已完全没有了自由意志,方协文用自己的自由意志想妄图完全带替玫瑰的自由意志,玫瑰完全沦为方协文的提线木偶,连穿什么衣服,要不要美甲这种事,他也要管。更要命的是,二人都离婚了,还要隔着电话评判人家男朋友一番。待哪一天自己厌倦了玫瑰,说扔就扔了。因为自己已是财神爷,外边早有女生往自己身上生扑、直扑了。
说实在的,本来玫瑰就不怎么爱他,只是不讨厌他而已,还真以为人家与之结婚,是因为深爱他,这种人,也太自信了!但婚后他的各种算计和控制对方的言行,使玫瑰对他很失望、心凉、心冷,到后来变成冷漠,就不想不愿再见到他,更不愿和他多说一句话。最后,他强烈的控制欲和通身的铜臭味儿,逼得玫瑰只得干净利索地提出与他离婚。他俩对生活的认知高度差太远了!
因为和这种人生活在一起,如同生活在地狱中,尽管天天坐在银子堆里生活,物质富足得不要不要的,但生活却让人窒息,看不到阳光与希望,很难有发自内心的喜悦。因为自己的自由意志完全被对方的自由意志所代替,自己早已成为了行尺走肉和对方的提线木偶,如同一头过着物质生活富足的猪,这种生活,谁能忍受!
总之,方协文其实是男性堆里并不适合结婚的一类人。因为他没有边界感,不但严重干政,批判、指责、挑剔、抱怨对方,还想妄图完全代替对方的自由意志,完全掌控对方。这是严重犯了婚姻之大忌。任谁都受不了。
人的自由意志有多尊贵,连神和上帝都无权干涉,更别说去替代一个人的自由意志。可知方协文犯的错误有多大了,且不知悔改与反醒,天天在犯,已成了他的习惯与本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