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选择,就是有得就有失。最近,突然对这句话深有感触。
作为一名即将脱离嗷嗷待哺的学生生活的应届生来说,这一年真的可谓是至关重要的一年。大四的学生有着社会给予我们应届生身份的诸多便利,想把它发挥到极致,物尽其用的心理让自己的选择开始变得摇摆不定。我们都想找到好的工作,但好的工作到底是什么?家人、辅导员口中的教师、公务员吗?
未必,别人口中的“好”,在自身看来也许一点也不好,追随别人口中的好,自己仿佛就像是一个没有灵魂的躯壳般沿着一条看不到头的道路上行驶,加满的油也会渐渐的消耗殆尽。
最近这个时期,对于我来说是考教师编制很关键的一个时期,错过了这个时期,也许就意味着放弃了当公办教师这一职业。我的家人一直以来都苦心劝说我去考编,但我内心深处是不太愿意成为一名人民教师的。
而我也在这个关键时期找到了一份工作,面试表现平平的我意外地被公司录取了。在这关键的时期,自己也在犹豫不决,毕竟老师这一职业的稳定性和待遇都是公司所无法比拟的,自己的专业也是师范专业,专业的对口以及工作的稳定性都显得无比诱人。
我就像没有水的鱼在海底里苦苦挣扎着,想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但却得不到家人的支持。家人们在社会上打拼多年,历经岁月的打磨,在工作的选择上有他们的坚持也很正常,毕竟没有哪个家里人不想自己孩子的生活过得好,过得稳定。
但我潜意识里是个固执倔强的人,我不想过那种一眼望到头的生活,人生充满着无限的可能性,如果一开始就选择了安逸,那对我来说生活将会是一潭死水般的枯寂,激不起一点水花。
而我宁愿一开始就选择辛苦折腾一点的生活,想趁自己还年轻的时候勇敢地去闯一下,也许以后有一天我会意识到稳定的重要性,等到那时候我有机会重回稳定生活的怀抱里,那我一定会无比珍惜这生活的来之不易。
☆
所以,我最终还是去了那家小公司里当实习生,毅然决然地放弃了能成为一名人民教师的机会,投身于对我来说全新的行业里。但有的时候,想象中的工作跟实际上的工作还是会有落差感,而我在刚入职的时候就明显感受到了这种强烈的感觉。
我进的是一家还在创业期的小公司,也因为缺人的原因,公司在校招的时候几乎把来参加面试的人都录取了,现在公司也处在一种探索时期,结构和制度都在重新构建当中。所以自己也很困惑,这样的选择到底好还是不好,心里也出现了一把天秤,会衡量自己付出的时间成本和收获是否成正比。
还记得入职的第一天就遇上了公司的年终总结会和晚宴,我就像个好奇宝宝一样,觉得什么东西都蛮新奇的,看着台上的各位老总无比激情地总结这一年的工作情况,觉得特别地接地气。
晚宴的时候,我也像个乡巴佬出大省城一样,端着个红酒杯跟着公司刚认识的同事一起去敬酒,对领导说几句得体的场面话。那时候有一种觉得自己半只脚踏入了职场的感觉,磕磕绊绊地学习着、适应着这种生活。
一开始接触的工作也不多,一有空的时候我就会陷入一种低落、迷茫的空虚感。“这种工作是我想要的吗?”“在小公司工作,对自身的发展是不是没那么好?”“我有点想打退堂鼓了,要辞职吗?”
这些问题也一直环绕在我的脑海里,无论我怎么冥思苦想都找不到问题的答案。
职场的生活真的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跟着顶头上司去应酬的时候才发现自己是多么的无知,在酒桌上不懂酒桌礼仪的尴尬,要跟领导、客人们一一敬酒,这都是一项大学问。
一个晚上只吃了几口菜,陪领导喝了半瓶红酒,走在灯红酒绿的十字路口上,柔软的微风轻拍我的脸,带走我的微醺醉意,而我也真切地感受到了职场的实在感。
这一个月以来,自己也彷徨过、纠结过,但最终还是下定了决心往这个领域发展。如今突然发现,从心态上的纠结、焦虑到平静原来只需要一件事就可以了。
那就是就业推荐表的原件交给就业单位,这个证明自己是应届生身份的护法神器消失了之后,自己的内心突然就变得平静了。
当公司让我交就业推荐表原件的时候,我真的难过到崩溃大哭,那时候的我寻找辅导员的帮助,但辅导员并没有给出很好的意见,只用一句“就业是双向选择”就把我打发了。当时有点怨恨这样的老师,但现在我好像开始明白辅导员的欲言又止,因为没有谁能替我做决定,除了我自己。
在纠结交不交表的前一天晚上,我跟舍友语音聊了一个半小时,其实自己内心早已有答案了,但就是想用倾诉和发泄的渠道来为自己的选择找个借口,来让自己心安理得一点罢了。
就业推荐表还在我手上的时候,有无限种可能性,迷茫只不过是选择多了,困在无限种可能性当中走不出来。一旦生活只剩下一个选项,没有了后路,也就会硬着头皮坚持地走下去。
☆
其实自己一度也陷入过焦虑期,怀疑自己适不适合这个行业,觉得自己的能力不足以支撑我在这个领域走下去。
想要做的事情很多,想提高自己的各方面能力,想学一门技能,但大部分也只停留意识层面上,而并没有为之付出努力和汗水。
知道自己的不足没关系,最重要的是学习如何去提升自己,用行动去证明自己的能力。少说多做多看多思考,我认为特别适用于刚入职场的小白。
除此之外,还要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大部分人做不到的事情只有你能做到,这种核心竞争力在职场中将会是一把利器,更容易突显和创造出自己的价值。
未来其实并不遥远,也许就在我们的眼前,我们需要一步步脚踏实地去迎接它,切忌用好高骛远来摧毁它。四年的大学时光即将离我远去了,我也有了一点点感悟。
千万不要听信老师关于大学生活的毒鸡汤。
以前,我的高中老师经常说:“上了大学就很轻松的了。”虽然听起来很诱惑人,但其实也会在我们的潜意识里形成一种危险分子,就是上了大学我就可以随便玩,过上自由的生活了。
上了大学的我们就会真的如老师所说的变得无欲无求,不再努力学习,每天想睡就睡,想玩就玩。大学四年混过来之后才发觉,老师简直就在误导我们的大学生活。
老师其实也说得没错,大学的确比起高中来说约束少了很多很多,但大学生活也不应该浑浑噩噩地过。
大学也不应该是轻松的,有一定压力的大学生活更有利于个人的成长,所以大学可以适当地给自己施压,提前做好职业规划。
有机会多去实习,找到自己喜欢的事业并为之付出。有时间多学习和提升自己,有些东西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是需要长期地积累和坚持下去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
最后,如果你也是一名应届生,我想你需要想清楚自己要做什么,不用瞻前顾后,老是觉得下一家可能会更好,但这样往往会失去很多机会。
同样,如果还没想清楚自己要做什么,不要太快把自己的应届生身份证明交出去,可以多面试几家公司,最后再决定要去哪家。就业是双向选择,希望大家都能找到好的工作,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