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有激励自己的方式,但是为什么有的人就是比我们成功呢?是因为我们不够努力,还是因为我们真的智商不够用?
其实都不是,我们的智商都差不多少,努力的多少也不是成功的关键,关键是你以为你知道的,不是你应该知道的,方向错了,越努力,越糟糕。
回忆一下你打算实现一个重要目标时的情形。在下面的表格里,你都运用了哪些些技巧呢?
在打算改变生活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时,我会……是不是
1.制定一个包含每个步骤的详细计划。
2.以某个取得成就的人为榜样(比如某个名人或者领袖人物)鼓励自己。
3.告诉别人我的目标。
4.考虑一下没有达到目标时会发生哪些不好的事情。
5.考虑一下实现目标时会发生哪些好事情。
6.尽力抑制住不利于实现目标的念头(比如想吃不健康的食品或者抽烟)。
7.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奖励自己的每一次进步。
8.依靠意志力。
9.记录我的进展(比如用日记或者表格来记录)。
10.幻想自己实现目标后会有多么美妙的人生。
现在你需要给自己打两类分数。分数A是指在1、3、5、7、9项中回答“是”,每题得1分,分数B是指在2、4、6、8、10项中回到“不是”,每题得1分。最后加总分数A和B,你就得到了0到10分的分数。
以上的表格包含了十个人们最常用的技巧。有的技巧听起来不错,有的技巧经常出现在励志类书籍和培训课程当中。但是,尽管这些技巧看起来非常可信,但是根据研究,只有一半技巧能够显著提高你成功的几率,而另一半技巧是完全无效的。凡是认可表格中偶数项的人都不大可能实现他们的目标,反而阻碍了人们掌握自己的生活。凡是运用表格中奇数项技巧的人,显著提高了成功的几率。
所以,为了实现目标和梦想,有五个技巧可以助你成功:制定完美的计划,把你的目标告诉朋友和家人,集中关注可能带来的好处,完成每一个步骤就给自己一个小奖励,做好你的进展记录。
知道了怎么做,就要马上行动,克服拖沓的习惯。
根据蔡冈尼克效应(当人们开始做任何一项活动时,大脑就经历了一种精神焦虑,而一旦活动结束,大脑就潜意识地放松下来,并很快遗忘掉已经发生的事情。但是,如果在活动过程中受到了阻止,大脑的焦虑就会继续存在,直到活动完成时,才会消失),只要我们对困难繁重的目标感到有压力时,再坚持“一会儿”,就会产生强烈的欲望把目标达成。因为产生的焦虑,只有在事情完成时才会消失。
当然了,我们想完成与我们的能力能不能完成还是需要适配的。这就要求我们学会双重思想。
双重思想,就是既对达成目标保持乐观的态度,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保持清醒的认识。
研究表明,幻想确实有一定的激励作用,但只有结合对现实问题的评估和思考,不切实际的幻想才能得到平衡而不至于滥用。简言之,既不能妄自菲薄,又不可以夜郎自大。
我们不怕吃苦,就怕吃得苦,没有用。找到对的方法,前进的路,才不会“跑偏”。我们吃的苦,才会开出美丽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