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江华 茹飞 王晓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我决心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余谨以至诚宣誓:终身纯洁,忠贞职守,务谋病者之福利”这是我们每个医护人员执业前的誓词,无论岁月更迭,世事变更,初衷不改,特别是危难时刻,我们的医护人员永远挺立在一线,永不退缩。2020年的春天,当新冠肺炎疫情袭来,我们的救治专家组迅速组建,投入战斗。
2020年1月21日至22日连续参加了市里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工作会议后,我院立即成立了防控领导组,下设11个小组,救治组首当其冲,李文社担任防控领导组常务副组长兼救治专家组组长,医务科长王进安、呼吸科主任梁淑霞、重症医学科刘斌强等临床科主任担任救治组专家。
专家组是医院最重要的防线。承担着应对可能出现的2019-nCoV疑似患者、临床诊断或确诊患者,做好多学科会诊、重症患者救治、排查、转诊等,指导临床对2019-nCoV病人的医疗救治和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及相关知识的培训等工作;参加专家会诊,指导医疗救治与防控工作;组织及督导消毒、隔离和防护等物资的日常储备和应急供应。
1月30日晚,从北义城卫生院转入一个患者,发热门诊检查高度疑似,符合1+3疑似病例诊断标准,尤其CT片、影像学改变特别典型,李文社、王进安、刘斌强、梁淑霞等专家迅速组织会诊,夜间立即启动咽拭子采集,报告CDC,上报进行流调和标本转送,次日汇报核酸阳性。因为得到了及时确诊和转诊,为患者救治赢得了时间,同时为患者的接触者、流调赢得了时间,为疫情控制赢得了时间,那天夜里他们工作到两点四十四分。“当我行走在景西路上时,感到是那么的凄凉、寒冷,街上空无一人一车,静谧、安宁,唯有那些微弱的路灯光和西北风与我作伴,此时不由自主的一阵酸楚”,这是李文社在当天的日记里写道。
2月5日,患者杨某,82岁,晚上入院,基础病多,合并呼吸衰竭,病情较重。因有新冠肺炎密切接触史入住感染性疾病科隔离病区。夜间病人病情极不平稳,每半个小时隔离病区就与呼吸科进行电话联系沟通,不知不觉已是次日早上6:00,患者病情终于平稳。梁主任又是一个不眠夜。
专家组成员呼吸科梁淑霞主任、重症刘斌强主任和科室人员每天穿梭在呼吸、重症、急诊科之间,随时待命进入隔离病区。李文社牵头,医务科王进安组织,每天对所有的留观患者一一会诊,提出诊疗方案和建议转诊、出院、随访、协管,并对住院病人简要病历上报县卫体局。这是他们每天的具体工作。
作为专家组组长,李文社同时分管疫情上报、院感防控、发热预检、发热门诊、隔离病区。由于疫情的突如其来,许多工作都是急、变,每天一个样,李文社不断调整工作方案、工作流程、感控流程。
发热预检是第一道防线。他协调抽调医院共产党员率先上岗,进入发热预检,规范其穿脱防护服流程、工作流程、培训诊疗方案。初一共接诊50名发热患者,疫情从武汉扩展到了广东、黄岗、北京等地,有的病例来不急住院,即急诊抢救,插管、吸氧等治疗,当时的医务人员感染的风险可想而知,逐渐对急诊流程进行了完善,尽可能降低医生被感染的风险,对患者抢救、会诊制度逐渐进行了完善。
发热门诊接诊首先来自武汉,渐渐扩到了全国,所以他们分成了湖北、非湖北、常居晋城三块,确立发热门诊就诊范围,四九天里穿上防护服,不能接听手机,不能上厕所,不能饮水,医护人员忍耐着如此的痛苦,为就诊患者认真耐心地诊治,必须迅速完成病程、诊疗和门诊居家医学观察的嘱咐,做好电话随访,3天仍发热咳嗽者及时复诊。
隔离观察病区是重点,他协调各部门迅速完善感控流程工作制度、职责及诊疗方案培训,病区内必须迅速完成病历摘要、专家会诊、咽拭子,以便尽早获取核酸测试结果,做出疑似、确认病历的诊断,病人的种种诉求,他们都要耐心的一一解决,还要做好心理疏导,医务人员的心理压力也要认真解压。
面对疫情的变化,我们作为定点医院,要及时、准确向卫体局上报疫情,做到不瞒报、不漏报、不谎报、不误报,与疾控、李文社安排防保科、感染性疾病科,有时与卫体局要联系,更要与病区医生联系、督导,为第一时间上报和启动确诊,规范了工作流程、细节完善。
疫情发生,防止医院感染爆发是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组织院感科制定感控方案、工作流程,各部门尤其是发热预检、发热门诊、隔离病区、工作要求十分严密,协助部门拿出感控流程预案,熟悉每个环节,不能有半点纰漏,划定感染控制区域,依据各种岗位设立防护级别。对包括保洁在内所有在岗人员进行院感知识培训多次,目的是既要把病人治好,也要做到不感染医护人员,感染控制方案正在不断依据医院环境、工作场景,改善我们的流程。
疫情的爆发,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也让救治专家组每个成员深感责任重大。2周来疫情不停的变化,他们的治疗方案、工作流程、感控方案,不断地得到了完善,有了自己的第二、三套预案。也有不变的,就是他们的坚守,从腊月二十八至今一直坚守在自己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的第一线;坚守着医者的职业初心,能为人民健康服务好,能为把疫情控制住,尽绵薄之力,是为医者的最大愿望;不变的是忠诚党的卫生事业的那颗炽热的心,怎样才能成为人民的健康卫士,我们一直在努力。
微光成炬,能穿透阴霾,向光前行必走出黑暗。“只要我们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我们一定会战胜这一次疫情”。李文社和他的专家组成员们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