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直在焦虑,唉声叹气,因为看到别人的“速成(与自己相比较那些长期严重被缩短的人)”感觉自己连蜗牛都不如,为什么我又一次这样焦虑呢?这真的就是成长中必经的痛苦过程吗?如若果真如此,为什么我总是在经历却不见成长?我见到的牛人都是乐此不疲的成长着,想停停不下的节奏。肯定是我在哪里做错了。
想到自己以前因为看到别人进步而焦虑后的行动就是安慰自己,宽容自己(别人一开始就比你优秀之类)之后去睡大觉,继续蜗牛式的前行。这周内容其实有速成方法论:
掌握最少必要知识,迅速入门,迅速展开行动,然后注意力高度集中,只在意自己的改进,不在意别人的看法。
从这里其实知道不是别人的进步太快而是自己太慢了。首先我有没有时常总结反思?其次有没有修改再践行?再次有没有反复践行?最后有没有专注?答案都是否定的,拿写作来说,每次写完就像是完成家庭作业一样彻底解放了,甚至一点都不想再与之产生联系,于是之后的文章依然按部就班的错误进行着。
接受自己的笨拙是要迈开腿,而不是宽容自己的错误。
意识到每次焦虑后反复错误的行动之后,这次焦虑带来的行动就很清晰了——拼命的去学。过度执着于焦虑会影响大脑的正常运行,过度宽容自己的焦虑会减缓前进的步伐。解决方法很简单当你难受的时候,当你受到同辈压力刺激的时候去学习。
昨天晚上学习两小时后,心情马上愉悦了很多,并且试着写了一小句自认为不错的话:影响你前行的可能不是缺乏动力,或许是缺少与同辈优秀人的主动连接——主动把自己与那些优秀人在精神上连接起来,让他们成为自己的标杆和压力,然后再从物理上接近,因为这时候自己才可能有能力与之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