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优势原理是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提出的一个概念,鼓励每个国家参与经济全球化,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最常见的例子就是中国用八亿条裤子换美国的一架飞机。
更简单的解释:每个人(或国家)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然后在合作(交换中)获得的利益最大。
比如女生安娜每小时可以摘10根香蕉或捕30条鱼,而男生鲍勃每小时可以捕10条鱼或者摘10根香蕉。那么
对于安娜来说:每根香蕉的机会成本是3条鱼
对于鲍勃来说:每根香蕉的机会成本是1条鱼
如果安娜用自己的两条鱼换鲍勃的一根香蕉,对双方都有利,所以合作会很顺利
而且,如果安娜花时间提升了自己的捕鱼技术,一年之后每小时可以捕鱼四十条,而摘香蕉的技术不变。
也就是说,安娜成为了一位更好的渔民,一位相对更差的香蕉采摘者。
对于安娜来说:每根香蕉的机会成本是四条鱼,她更愿意用两甚至三条鱼和鲍勃换香蕉
对于鲍勃来说:尽管他的技术水平没有提升(每根香蕉的机会成本还是一条鱼),他却有可能用一根香蕉换两条鱼,甚至三条鱼,所以他也是受益方。
第5季第22期奇葩说(2018-12-1)有一个辩题是“能者多劳是不是一个坑”
詹青云:这个社会,把年轻人当成燃料,塞进社会这个机器里,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年轻人就得变成什么样。她希望,社会可以为年轻人提供一些什么。不是利益效率为先,而是更注重公平和正义。詹青云讲了自己刚刚入职成为一名新律师的例子。每天上班,总是有干不完的活,老板把一个人当两个人在用。为什么有这么多工作量,老板没有多招几个人?为了缩小工资成本。我请一个人,给他1.5倍的工资,让他干两个人的活,要好过我请两个人,给他们合理的工资让他们干合理的工作。老板会鼓吹能者多劳,是为了让你忙得没时间看《奇葩说》,因为那样,老板还需要付出额外的成本。
薛兆丰:青云能想到用“比较优势原理”切入,是一个很好的点,但是使用的过程不够熟练。市场是双向的。老板当然希望雇佣的员工要少,因为fixed costs(固定成本)更少。但是你没有想过员工也想要多上班,就拿青云的例子来说,你投入了人力资本,你拿到博士学位,但你的博士学位能卖吗?不能,你需要hours,你要工作的时候时间把它兑现。所以,这是双向自愿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