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在腾讯新闻里面,看到了一组新闻:一个10岁的女孩,追着要离开老家去到千里之外打工的妈妈,那一辆所行驶的车跑了200多米,直到这辆车离开村口的视线,而小女孩“露露”再也抑制不住与妈妈分开的不舍,泪水再也忍不住的从双眼里流了出来。
虽然只是一个平常的再不能平常的分别,却让我看到了另一种“留守的孤独”。
1.
露露的妈妈在杭州的一家工厂里做包装工,每个月仅有两千月的工资。8年前,露露的家庭遭逢巨变,爸爸突然就患上了“重症精神病”,而爷爷也因为中风成了“瘫痪”,养家的重担一下子就落在了妈妈的身上。
为了供两个孩子上学,妈妈不得已离开这个温馨的家庭,转折到杭州去打工,而露露的奶奶一般打零工,一边照顾着家庭。
露露因为想念妈妈,但妈妈又不能陪在身边,所以她只能借助“文字”来抒发对妈妈的那种思念之情。而在她所写的文中,还留下了这样的一段结尾:“妈妈,我不想您走,可我知道您如果不走,家里就没有钱用,每次只能在心里默默祝您一路平安,您的背影被越拉越长,直到我看不见为止,妈妈,一路顺风。”
2.
看到这里不禁想到,以前在微信还没出来时,我们想念某些关系比较好的“朋友”或者“发小和闺蜜”时,会立马拿起电话,然后通上一两个小时的电话。而现在,我们很多的时候只是观看一下对方的朋友圈,看着ta所发表的心情动态,然后给对方点个赞,再有兴致一点的,再去留下几个冷冰冰的文字评论,然后再评论区,就这样(你一句,我一句)的交流起来。
而这些缺乏情感的表达方式,却成了我们现在联络朋友,甚至是家人,最常用的一种方式。
微信点对点的网络交流出来后,我们越来越少给我们身边那些亲密的人打电话,哪怕微信里面有着语音通话,我们也很少会发起语音通话,只会发上空洞洞的一段语音,和一段表达自己内心思念之情的文字。
而在当今越来现实的社会大环境里,我们更多需要的不是花不完的钱,而是你一个小小的电话,你的那一种“独一无二”的声音。而这种独一无二的声音,我们的父母和我们的爱人却许久都没收到了。
现在他们收到的,也许只有那种苦苦等待了一年,甚至多年的留守在家的孤独。
而想要改变这种现状的话,也许只有等到我们“功成身就”的哪一天。这种孤独,也许才会消除吧。
只是在你每一次看到父母和妻子,在送你踏上或者的那一段路时,你是否会想到他们也会像10岁的露露那般,会有一天抑制不住自己的情感,而在你离开之后“痛哭流泪”呢?
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作者:钱多多;自媒体人;桃园餐饮产品运营/策划; 文章首发于:90成长笔记
一个成长的运营人,90后的潮汕小男孩,现居深圳;一个励志小青年、小屌丝,喜欢旅游,喜欢摄影,喜欢登山,喜欢文字,喜欢体验生活。相信“爱情”,更相信每一种经历,才能让自己明白什么才是“最珍贵”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