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是什么?认知是个体认识客观世界过程中的信息加工活动,是指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面对同一个现象,认知能力不同的人,看到的问题是不同的,做出的反应也不同。认知能力越高,越能透过现象看本质,而认知能力不够时,通常被纷繁的现象迷惑,无法解决核心问题,相同的问题便会披着不同的外衣一次又一次出现。比如:有的人谈恋爱,不管换几个男/女朋友,总是会进入同一种关系模式;或者,多次跳槽,总会遇到职场小人或者刻薄的领导等等。从客观上来讲,薄情的伴侣、不干活但专业摘桃子的同事哪里都有,如何在这样的客观环境下生存并营造适合自己的微观环境,第一步就是升级认知(掌握大格局和底层逻辑),然后在高维认知下行动。
那么,怎么升级认知呢?我讲讲我的做法。
1. 找到“榜样”,也就是自己想成为的人,然后细化、对标٩:榜样身上到底有哪些特质是自己想达到但还有差距的?比如,我想成为李一诺那样的人,她的特质有几点:1)专业技能强,在领域内是专家(个人能力));2)影响力大,不管是个人生活还是工作,都构建了良好的深度关系(关系构建);3)有一颗赤子之心,想做事,能做事(价值观)。对标一诺,我在专业精深程度、关系构建能力、内在探索上都差很多。然后对着三方面逐一提升。
2. 读书、尤其是讲述客观规律、宏观法则和底层逻辑的书,提升自己看问题的深度,加强专业技能。比如,我想在工作上有所突破,但尝试后发现,职场并不是事情做得多就得到得多,做得多不等于创造的价值多,每日重复劳动的边际效益是减少的,如何做出成绩做出亮点?我看了《跃迁》、《麦肯锡思维》、《金字塔原理》、《原则》《赢》、《商业的本质》等等有助于提升职场思维层次、讲述商业本质的书,最近在读《国富论》,想从经济学层面理解公司运营和价值分配。
3. 做大格局,着眼长远,不仅仅关注眼前利益。看重长期成长,便不会计较一时一事的得失;聚焦长远目标,便不会为当前的进展、一时的困难焦虑。长远,就是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或什么样的生活。当我逐渐确认自己想要的生活不能仅依靠工资收入后,我就明确需要学习投资理财,增加财务收入而不是劳动性收入了。同时,认识到工作并不是全部,工作中创造价值也收获关系,同事都是有缘人。这样一来,工作上不再为奖金给谁发多了谁发少了而怨愤,不再为自己有没有讨得领导欢心而纠结了。少了计较和琢磨,工作时反而更干净利落,也更踏实安心了。
4. 关注他人,构建关系。满足基本需求后,幸福便取决于亲密关系。我原是个很自我的人,同理心差,对别人的需求不敏感,沟通表达也不够好。为了提升,看了《非暴力沟通》、《爱的五种语言》、《持续的幸福》、《影响力》《人性的弱点》等讲述人际关系建设的书,并在生活中不断强化练习。当我不再埋头于自身情绪时,我才看到别人的需求,体会到别人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