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学后,学习《做一个好老师》网络直播培训。
特别赞同李老师关于专业成长学习的观点。教师的专业成长学习,不仅仅是为了更好地做学生的老师,做学生的引路人,其实也更是为了自己。
自己也是在学习过程中慢慢悟到这点的。以前也会参加各种各样的学习,但是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并不强烈,有机会就去学习,没有机会也就算了。学习只是入耳,没有真正走心。在专业成长方面,处于混沌状态。
慢慢地接触到一些平台,接触到些专业成长方面的佼佼者。开始有了专业学习的自觉。
有了专业成长学习的自觉,觉察到自己的很多不足,有了困惑迷茫,就渴望通过专业学习来解惑。这时候,学习就不再是一件无所谓的事情,真的成为一件对自己来说非常重要的事情。在学习中迷茫、困惑、磨砺、顿悟……从“山重水复疑无路”到“柳暗花明又一村”,其中甘苦自知。经历才有阅历,人生就有了不同的味道。
一直坚信,越强大的人,把控生活的能力越强。让自己变得强大的,唯有精神食粮。品味到学习的真正滋味,学得幸福,对三尺讲台的把控能力才能提升,教得幸福。
现在社会,每天信息铺天盖地。学习信息同样满天飞。感觉专业系统学习还是最重要的。之前,不喜欢成本成本的教育书籍,比较喜欢杂志。感觉杂志内容丰富多彩,更有味道。慢慢地,觉得杂志没有系统性,深度不够。拿吃饭来说,杂志只是小零食,多滋多味,但把它作为主食,难免营养不良。系统的教育书籍,才是正餐,维持生命,健康成长,还是靠它。
专业书籍伴随专业成长,学得幸福才能教得幸福!
有人说,你永远不能成为你看不到的那一部分。而阅读学习,才可能让自己看到更多的美好存在。如果看不到远方无数的人、无穷的存在,只能看到自己一方小小的四角的天空,那该多可怜。庄子在《秋水》中借北海若之口说:“井鼃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河伯如果不是遇见北海若,怎能得见比自己更壮美的存在。只有让自己看到那些存在,人才可能去追求。限制人的发展的就是局限,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让人突破自身种种局限,追求一个更优秀的自己。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亏来”,学习,是源头活水。只有学习,才能打破固步自封,使自己不至于成为一潭死水。
很喜欢那句话,你有多优秀,就有多自由。自由在高处,唯有优秀,才能让更靠近自由的高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