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马兴瑞在部分党群单位走访调研时强调,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引领各族群众奋进新时代。作为新时代党员干部,我们用爱岗敬业、艰苦奋斗和精益求精发扬“劳模精神”、弘扬的“劳动精神”、继承“工匠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成就不平凡的人生,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疆新篇章。
从“爱岗敬业、争创一流”的劳模精神中领悟“功崇惟志,业广惟勤”的真谛。鲜花因汗水而绽放,事业因奋斗而勃兴。“铁人”王进喜发出“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呐喊,把贫油国的帽子甩到了太平洋;贵州钢绳(集团)有限公司二分厂技术员、高级技师周家荣30多年干了一件事,在生产钢丝绳上“做文章”;中国航发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的洪家光带领团队研发成熟的航空发动机叶片滚轮精密磨削技术......他们虽来自不同行业,但有着相同的行动:对岗位热爱敬重、对工作着迷痴情、对事业执着坚守,他们也有一个相同的身份:全国劳动模范。心中有丘壑,眼里存山河。广大党员干部要向活跃在各行各业的劳动者看齐,弘扬劳模精神,焕发劳动热情,要在平凡的岗位上成就不平凡的人生,以“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和“持之以恒”的工作决心,将每一件小事做好,将每一件实事做牢,把爱岗敬业落到实处,将无私奉献、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转化为自觉动力。
从“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劳动精神中感受“雨足高田白,披蓑半夜耕”的艰辛。当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几十年来攻克诸多育种技术“卡脖子”难题,用一粒粒种子造福中国、改变世界;“敦煌的女儿”樊锦诗,舍半生入茫茫荒漠、投全情传承文明薪火,探索形成石窟科学保护的理论与方法;为实现“人进沙退”,40年来八步沙林场“六老汉”三代人义无反顾、持之以恒治沙造林.......他们身上都彰显着对工作的精益求精和对自身领域的极致负责,都涌动着创造、创新、创业激情。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站在新的历史阶段,广大党员干部要将“劳动精神”融入创新驱动发展潮流,勇于走“不寻常路”,当以“千磨万击还坚劲”的韧性和“越是艰险越向前”的魄力,大胆寻求革新,创新工作方法,坚持学习“充电”,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在追求卓越的创造性劳动中续写荣光。
从“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中抒发“躬身入局,一心为民”的情怀。一事精致,便成传奇。突破极限精度,将“龙的轨迹”划入太空,让中国繁星映亮苍穹的特种熔融焊接工高凤林;一把焊枪,一双妙手,千度烈焰,万次攻关,用坚固为中国梦提速的电焊工李万君;技艺吹影镂尘,组装妙至毫巅,铺就嫦娥奔月星途的钳工夏立......他们是焊工、钳工中普通一员,凭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的执着,在平凡岗位无怨无悔、精益求精,成就行业传奇,成为事业标兵。广大党员干部要继承和发扬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做到“择一事终一生”的执着专注、“干一行专一行”的精益求精、“偏毫厘不敢安”的一丝不苟、“千万锤成一器”的卓越追求,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的事情,再小也不能含糊,再小也要竭尽全力去办,将“小事”做到极致,将“细活”做出品质,实现人生“奖杯”和群众“口碑”双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