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文章会表达这样的感慨,不知道是否符合事实,有没有相关的统计数据?
暂时认为这个观点是正确的,分析一下为什么:
我觉得这可能和我国的教育也有很大的关系。我们在小学,初中,高中,这15年的教育阶段中,都是禁止恋爱的,如果不遵守,就会面临一定的“惩罚”,会被通报批评或者叫家长,对于学生来说,这基本上等于“罪大恶极”,“世界末日”。这相当于传播“恋爱是一种坏事”的观念,所以听话的学生不会去做。到了大学,允许自由了恋爱了,但是这个观念已经持续了十五年,就算不一定同意,也被催眠了十五年,不是那么容易转变的,让听话的孩子在潜意识里面还觉得恋爱是一种羞耻的事情,或者难为情的事情。
或者说,校规禁止恋爱也是为了学生好,不想让他们分心,没办法专心于学习。这至少传播了“学业比爱情更重要”的观点,那么,以后就很可能会产生工作比爱情重要,事业比家庭重要的观念。试问一下,我们目前的社会观念,是家庭重要,还是工作重要?我记得某互联网公司因为一个员工结婚当天上午还去公司加班,然后完成工作,中午抽出两小时去结婚,公司表示非常赞赏。公司比自己的女人更重要吗?至少这说明加班比结婚还重要,不过这真的值得鼓励吗?
坏学生不遵守规则,不怕违反校规。小混混们早就进入社会,也不受限制。在女孩最懵懂的年纪,这些“坏”男孩可以因为“坏”去接受喜欢的女孩,而不会被家长反对和批评。这是黄金十五年,会决定很多事情吧。等大学之后,女孩什么都懂了,也见过了各种套路,没有经验的“好”男生也想去追求喜欢的,怎么比得了那些不那么听话的“坏”学生?对外的竞争明显处于很不利的地位,因为少了十五年的经验,恋爱也是需要经验的。同时,他们还要和坚持了十五年的“早恋是坏事”的观念作斗争,内耗非常严重,也会分散一部分注意力。
然后,再说一下别的方面。
至少就我的观察来看,不过主要还是通过影视作品,现实数据缺乏。就是女人择偶的标准,似乎和世俗道德的好坏标准不同。她们要的可能就是懂她们,然后投其所好。女生也接受了十五年的“早恋是不好的”教育,而因为她们处于被追求的地位,也就是说她们没有做“坏事”,而是“坏”男孩们拉她们下水,这样她们就不是“坏人”了,毕竟每个人都想做“好人”。旁边人的坏,可以反衬她的好。可能这也是一个原因吧。
从人性的角度来看,虽然校规禁止,但是从人的本性来看,还是渴望这种事情的。如果旁边有人拉一把,女孩在懵懂的年纪,很难抗拒吧?而听话的男生,却没有这个勇气。
社会上的情况,我不太清楚。我想也大同小异吧,人在外面非常孤独,女孩希望遇到一个能懂自己,或者保护自己的人。社会非常的复杂,充满危险,而“坏”男孩因为具有一定的攻击性,可能在女生看来也是一种“强大”吧,让她们觉得自己可能受到保护。
不过这似乎只是对于恋爱来说,对于婚姻来说,女人就冷静了很多。我的印象中,女人选择的结婚对象都是“老实人”,或者有充足的物质,或者能提供某种安全感的男人。貌似和“坏”男人结婚的不多,毕竟感情不能当饭吃。
差不多就这些吧,我也不知道对不对。个人观点,后果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