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工作是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做好经济工作是党治国理政的重大任务。近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强调要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当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性因素。面对全球经济复苏乏力、有效需求不足、社会预期偏弱和风险隐患仍然较多等复杂局面,做好经济工作,要求干部队伍必须“齐抓、善抓、真抓”,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推动经济运行持续整体好转。
在“齐抓”上聚合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作为兴国之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要求各项工作都要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工作,需要每名干部齐心协力、齐抓共管。经济部门干部要扛起“守土之责”,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加强对经济形势的分析研判,准确把握政策取向,讲求工作推进的方式方法,聚焦发展所向、产业所需、企业所盼,打好促进消费、项目谋划及优化营商环境等“组合拳”,促进高质量发展。非经济部门干部要摒弃“门户之见”,认识到经济工作是全党的事业,并非是经济部门的“专利”,围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九项重点任务”,找准本职工作与经济工作的“结合点”,扎实做好服务保障,助力高质量发展。
在“善抓”上强本领。经济工作是一项政策性、理论性、专业性、实践性都很强的管理工作,对干部的知识储备、工作经验、综合素质有着很高的要求。但从实际情况来看,相当部分干部存在“本领恐慌”,不善于抓经济工作,制约着高质量发展。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方面,要严格落实《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将习近平经济思想纳入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通过阅读经典、政策解读、案例分析及专题研讨等形式,分类型、分层次、分阶段开展“大练兵”,全面提高干部队伍经济理论水平,知道“抓什么”;另一方面,要选派干部到项目推进、招商引资和服务企业等经济工作一线去历练,通过“压担子”和“传帮带”相结合的模式,增强干部队伍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知道“怎么抓”,培养一批经济工作“实干家”。
在“真抓”上见实效。经济工作既是“中心”,也是“实心”,容不得半个“虚”字。做好经济工作,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求干部队伍必须真抓实干、务求实效。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紧扣经济工作各项任务目标,针对不同干部岗位职责,建立系统化、差异化、量化相结合的评价标准,树立靠数据说话、凭实绩交卷的鲜明导向,引导干部队伍主动担当、求真务实;发挥典型“风向标”作用,加强考核成果运用,对于在经济工作上敢于担当、善于作为、作出成绩的干部,要在评先评优、提拔使用和交流学习上给予“优先权”,激励干部队伍奋发有为、干事创业;发挥问责“助推器”作用,贯穿于经济工作的全周期,坚决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持严管与厚爱相结合,对于不想为、不敢为、不善为的干部采取“扯袖子”“拍板子”“摘帽子”等措施,督促干部队伍履职尽责、狠抓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