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1日晚上,吃完肚哥儿做的新疆大盘鸡后,我边喝茶边完成了2019年终复盘和2020年初规划,从8点开始到12点结束,共耗时4个小时。
这是我从2010年开始,每年新年第一天必做的事情,已经成为跟每天要刷牙洗脸洗澡一样的习惯,这一天不完成这个事情,日子就没法继续了 。
年初定下的目标并不一定都能实现,但是一年年坚持下来后,你会发现:今年不能实现的愿望,明年或者大后年就实现了;今年觉得遥远的目标,三年、五年后成了水到渠成的事。生命,奇妙得很。
通过这一份份愿望清单和年终复盘,你也能更加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兴趣、能力所在以及自己最在乎什么。
虽然我经常自我吐槽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有一点却是对自己极为满意的:一直以来都很清楚自己的喜好,喜欢什么样的工作、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生活状态,想要什么样的未来;也很清楚自己不喜欢什么、不适合什么。对于不喜欢不适合不想要的事情,别人再游说都能勇敢的Say No。这样的我有时候显得固执,但我喜欢这样的自己,一切听从内心的自己。
所以,如果你对未来迷茫,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在乎什么,建议你可以像我这样开始给自己列人生清单/年度清单,慢慢的,你理想中的自己就会越来越清晰。
我每年的年终复盘包含4部分:
1. 年度愿望清单完成篇
2. 年终感悟碎碎念篇
3. 财务篇(年度收入和支出)
4. 资产篇
每年的年初规划包含2部分:
1. 年度愿望清单篇
2. 新年寄语碎碎念篇
做好年终复盘和年初规划后,我会再做出第一季度目标清单和每周行动方案。下一步就是彻底忘掉年度愿望清单,只记住一季度目标,每周踩着行动方案工作、生活。之后会再做月度复盘和季度复盘。
对我来说,一年的时间太长,长到我如果不翻看日记,不到一个月就会忘记今年的愿望是什么;一年的目标太多,多到全部都可以一拖再拖,拖到一年结束,最后不了了之。 所以,以一个季度为一年,来定目标和行动方案对我最适合也最有效。
因为多年做业务的关系,我已经习惯了数着日子、踩着目标过生活的节奏。每个月甚至每天都是清零从头开始的。 每天不做点有益于进步的事情,都觉得亏待了人生这独一无二的一天。我喜欢这种踩着目标一天天过的感觉,这让我觉得每天都充满意义,每天都安心且踏实。
最开始萌生写美美的人生清单/美美的年度愿望清单想法,是因为受了电影《The Bucket List》(中文译名:遗愿清单)的启发。 一个人在这个城市生活的前两年,经常在深夜里哭着、笑着看完这部电影,看完后洗个脸睡觉去。第二天醒来,满血复活,重新斗志昂扬地扑到工作上。有那么多等着自己实现的愿望,怎能不努力?
《The Bucket List》是一个关于两个被医生宣判最多只能活一年的老头的故事。
一个叫Edward(Jack Nicholson饰演),亿万富翁、医院所有者、话痨、脾气暴躁,为节省成本规定所有病房“一房两床”,岂料不久自己罹患癌症住进医院,在舆论压力下不得不与另一位老头共用一间病房。
这另一位老头就是故事的另一主角黑人汽车维修技工Carter( Morgan Freeman饰演)。Carter博闻强识,年轻时牺牲了作为一名历史教师的梦想,将三个孩子培养成才。
Edward偶然发现Carter手写的临终愿望清单,他在清单上加上了自己的愿望,并成功说服Carter和他一起去完成清单上的愿望。于是他们离开医院,开启了圆梦之旅。
这部电影教会了我四个字:以终为始。
足够幸运的话,一辈子会很长,我们经常走着走着就忘记为什么出发,忘记什么对自己最重要,而把时间和精力耗费在无用之事上。
如果我们能明确目标,并时时以终极目标为行动指南,这样在生命的尽头,就会少些遗憾。当然,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生阅历的增加,你的人生目标会不断变化。即便如此,也应该在每个阶段都列出自己的目标,用目标来指导当前阶段的行动,这样的你,未来一定不会迷茫。
比如我,近些年的人生理想清晰且坚定:做个快乐、有见识、有益于人的人,有人爱有人陪,健康活到88岁。 那么我做任何决定的时候,就会以这个终极目标为参考。
愿你我都能被岁月优待,找到心之所向,到达梦之彼岸。
2020年1月2日 清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