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读感悟 书读得快,质量就一定不行吗?

一月前,我是全然拒绝快速阅读者。

看着别人都在追捧快速阅读的方法,一天读个两三本,表面上不动声色,其实心里长满了酸葡萄,看那么快,能瞅出啥来?

对于快速阅读的方法,也是左耳进,右耳出,内里没有太当回事。

曾经上初中时,感觉自己读书的时候很执着,一字一字地去读,生怕自己错过一行,就整篇不理解,更加浪费时间。

但也因为一页页的翻阅,阅读就比较慢,常常一本篇幅适中的书,我都要读上好几天,真的是读了前面忘了后面。

从图书馆借来书读,内心更是有一种占有欲和不安感,生怕自己以后看不到这本书。

怎么办呢?就把好的摘抄下来。最初时是一小句一小句地抄,但看得越投入,就会忍不住一段一段地摘抄。

现在想来,当初为数不多的读书时间,更是被自己摘抄挤掉了一大半。可怕的是,当初的摘抄笔记,都变成了收藏本,几乎没有怎么拿出来看过。

这才是大大的浪费时间。

直到最近,看了一些快速阅读的书,听到小灶中的W先森分享的读书观点,以及邂逅了今天的晨读文章。

我惶惶然明白了自己的闭塞。

快速读,就有快速读的好处。

快速的读,并不是走马观花的一目十页,而是沉下心,精准地去把握文章的精华亮点。

不庸碌。

对于刚刚开始读书的人来说,这个方法很可行,不需要挪出大段,大段的时间,就可以让自己阅读更有质感。

从每天十分钟起,找到一个固定的场所和时段,最好是精力集中的清晨,或是一杯咖啡,或是一杯清茶,或是一个可口的甜点,赋予自己一个仪式感。

不贪多。

想让读书有印象有效果,就像呼吸一样,是一定要做笔记的,但,切记不是一段一段的摘抄,每次只找到最惊喜的一行,摘录下来即可。

不求全。

没有完美的方法论,因地制宜,很重要。

快速阅读,并不适用于任意一本书。要挑选全文线索并不连贯,独立章节也非常具有意义的书本,寻找感觉,把握精华。

让我们一起,用小方法,读起来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