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不积不足以成名(上)

行善需要时间的积累。

很多人刚做了一点小善事,就马上希望福报现前,一旦遇上什么挫折,就说行善得福的规律不灵,心非常急。

其实,心急是自私,并不算是善念。

实际上,你的善行不灵,是因为你行善的时间不够。

《了凡四训》里说:“善不积不足以成名。”任何东西发生、 成长都需要时间。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棵大树的成长,最起码也得十年以上, 如果你非要让它迅速成长,它就变成草了,当年开花,当年结果,但是不扎根。

草生长到第五年时,因为上面长得太高了,根带不住,就会枯萎死去。

而对于一棵树而言,它的枝叶长多高,底下的树根就会扎多深。

为什么树长得慢?因为它的力量都用在扎根上了。

长到第五年的时候, 看着像棵小草似的,到第十年的时候,就会长成大树,活到上百年、上干年。

农夫种田,下种之后,要勤劳地浇水施肥除草,还要有充足的阳光雨露和充分的生长期,也就是“天时地利人和”都具备,种子才能发芽生根结出硕果。

“拔苗助长”中的农夫,插秧以后,天天去田里观望, 而每次都非常失望,因为苗生长太慢了。

一天,他想出了一个好主意, 把所有的秧苗都给拔高一些。可是,第二天当他兴高采烈再去田里时, 所有的秧都枯死了。

愚蠢的农夫以不合理的手段让秧苗长大,苗是长了, 但也死了。

种福田也是如此。内心的正向力量越强,行为也会显现得越快。

但如果你光重视行为的快速发生,不重视心量内涵的拓展,往往遇到挫折就退缩了。

任何事情都要经受时间的考验。

所以,人一定要立志向,扎扎实实地做下去,有足够的心力,进行长期的积累。

通常三年会有效果。要想把生意真正做好,一般得在四十岁以后。

因为此前,内在的心力和外在的功德都没到那个程度。

四十岁以后,你的人品至关重要,所谓“中年养德”。

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一点,以为骗一骗,把钱弄到手就完事了。

其实,生意开始稳定赚钱, 是人家看你的人品。你靠得住,人家就会跟你合作,你永远有贵人相助。

积德强胜于美宅良田。

修身养德,心清净了,身体自然就会清净、 健康。

如果吃喝嫖赌、烟酒上瘾,乃至吸毒,种种不良嗜好对于身体都有很大的损害,等于慢性自杀。

据说,有个经常酗酒的人生病了,需开刀治疗,但因酒精中毒,麻醉针不起作用,只好将手脚绑起来,开肠剖肚。

到那时后悔莫及,才知道喝酒的坏处,真是“不到黄河心不死,不见棺材不掉泪”。

为什么很多人都知道这个道理,却戒不掉呢?

因为他没有智慧,没有信心,身心是分离的,并不是真正知道,只是理论上似乎明白。

身心合一才是真知,知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知道身体是人生的基础,也是我们过去所修的福报,如果因长期抽烟喝酒而慢性中毒, 就会劳民伤财。

真正明白此理,自然而然就能断除恶习,做到生活工作有规律,食饮有节,不妄作劳,身体就能得到适当的休养,生命有质量。

德行好了,点点滴滴的行为也就规范了,上班不迟到、不早退,不蒙事,不投机取巧,倍加努力。

善事虽小,可是经年累月积攒,就成为大福报。

就像银行存款一样,经常存点,几十年下来,就是一笔巨款。

积德为产业,强胜于美宅良田。李嘉诚先生悟通了这个道理,一辈子讲究“信誉”二字。

李嘉诚先生的一个签名,不要任何抵押,就可以从银行贷出上于万。

而我们的一个签名能在银行贷多少钱出来?两毛钱都贷不出来!想想我们多可怜啊!

福报的积累需要持久化,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哪有福报啊?


总结一下:


1.把一个人的德放在第一位经营,是我们行走江湖的首要的修炼。


2.任何的经营都是需要时间的淬炼。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生命来到世间,总会被外面的色彩缤纷所吸引,总会想着去释放自己的能量拥抱世界;当风雨来袭,你才会从梦中倏地惊醒,原来...
    春雪ChunXue阅读 57评论 0 6
  • 有一首音乐,叫《你离开了南京,从此没有人和我说话》 听过很多遍这首曲子,最近几天才知道它的名字——你离开了南京,从...
    柒月77阅读 49评论 0 0
  • 脑子里刚才突然闪现的一些想法 在昨天下午听了豆豆跟房东沟通外墙进水管更换这个事情的通话,足足是有一个多小时。最后双...
    一林无雨阅读 18评论 0 1
  • 《暗潮缉凶》谁是凶手?情感纠葛利益冲突,这八个人嫌疑最大!本篇分析沈小舟案的嫌疑人。 1.陈晖(薛旭春 饰)。他跟...
    娱娱鱼阅读 288评论 0 2
  • 家里钻着,有家里的乐趣。 出来走走。突然想起看看正在建设西大街。封着封着路,封着半条路,现在在施工南边的这半啦。北...
    飘荡着的那朵阅读 34评论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