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心得108】尽人事听天命

【论语心得108】尽人事听天命

【原文】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解读】这段可谓千古公案,子见南子引发了很多的联想和问题,子见南子发生了什么?子路为何不高兴?夫子的这段话到底应该作何解释。查了大量的资料后,还是没有得到一个比较明朗的答案。南子是卫灵公的夫人,有权有势很漂亮,名声还不太好。本来孔子来卫国任职,南子作为君夫人见一见当时的文化名人也无可厚非。就是最后这两句重复的天厌之不好解读。大多数人理解为孔子赌咒发誓,如果我做了不该做的,让老天灭了我吧。当时56岁的孔子面对学生的不高兴如此表现,未免不合情理,甚至让人怀疑,反正我不接受这种解释。当时孔子伤心地从鲁国辞职,来卫国寄人篱下,甚至还不得不见不想见的人。我的理解是,子路觉得孔子不应该见南子,有失身份和品德。孔子重申了自己的志向,还是坚定不移(矢)。然后说,如果我们会遭遇困境(否,否极泰来的否),那就是上天要厌弃我了,那可能就真的是上天要厌弃我了。内心很无奈,但想忍一忍,看看卫国是否真的重视自己(当时给的俸禄很高)。但卫灵公一心想对外扩张,孔子想做内部治理,道不同不相为谋。后来卫灵公带着南子和太监,让孔子跟着,驾车招摇过市,终于让他忍无可忍,离开了卫国。该做的我们还得努力去做,为了理想甚至可以屈膝,但如果真的没办法,那就接受天意。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在文本里出入,在文字里生死。没有一番在文本中出生入死的经历,真的无法与文本对话。 如果我们的阅读只是浅层,又怎能要...
    张先萍阅读 5,578评论 1 7
  • 1.第五章第7节: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读...
    疏食遨游客阅读 8,596评论 0 5
  • 家世渊源 孔子出生于鲁国昌平乡陬邑。他的祖先是宋国人,叫孔防叔。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纥。叔梁纥与颜姓家的女儿野合...
    chenge微博谈阅读 6,716评论 0 16
  • 说说而已之生活常态 ——“好久不见” “好久不见,有时间一起吃饭” “好” ——“我喜欢你” “嗯” 一些话轻易说...
    莫僧阅读 3,038评论 0 1
  • 偷偷撩起我的头发 却说是晚风放到你手心
    麦麦旋风阅读 1,235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