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又过去了,又没怎么看书,碎片的时间越来越碎化,还是自己的原因,时间调节上没做好。
有懈怠,庆幸的是没有完全停下来,每天下班、跑步途中还在听傅佩荣老师的西方哲学课,好多还是听不懂,只能听完再回过去听一遍。在第一次读李笑来老师的《通往财富自由之路》时:“七年一辈子,重构操作系统”的观念对我震撼特别大,当时就想:“是啊,人也像电脑一样需要一套基本的运行系统,这样才能持续运行,那什么才是我的操作系统呢?”,醍醐灌顶之余是迷茫。
刚好这个时候读到了查理芒格的《穷查理宝典》,看到芒格几十年坚持读很多很多的书,不停的挑战构建各种学科的思维模型,也是非常的震撼,但更多的觉得是个人基础系统的搭建好难。
这种难首先是不知道从哪里出发,相形见绌,发现原来自己好菜,好无知,需要补的功课太多了。没想好从哪里出发那几个月就乱七八糟看不同的书,偶尔又想想这个庞大的系统从哪里入手。
想来想去哲学可能是一个出发点甚至可能是最好的,至少哲学没有什么定式,它就鼓励你去思考,没什么更好办法,故事就这样开始了。想来潜移默化中还是有收获的,比如:在看到一个人或一件事的时候你会想,这个问题最基本最开始是什么问题,追根溯源;这个问题它是奔着什么去的,它的终极尽头是什么?真实的情况可能没有终极,没有完美,你可能无限接近于神,但终不能成神;成神了,那神之外是什么呢?所以就是没有神。这样学来好多知识也没那么晦涩难懂了,这算是一个乐趣吧!
其次,思考中有意无意的会去抠一些基本的概念和定义,李笑来老师的书曾说过大概的意思是:韭菜之所以成为韭菜最本质上还是实力问题。核心是实力,那什么是实力呢?实字在繁体里面是这样写的:實,一个宝盖头就是房子的意思,中间一个田字,底部一个贝字;有房有良田有钱就是实,力就是力气、力量,要有力气有力量就得是一个身体强健的人;一个身体强健、有房、有田(最重要的生产资料)、还有钱的人当然是有实力了。
实力看得见摸得着,那实力的反面是什么呢?是:虚,大则空旷是为虚。与实力相对:无房无田无钱,最虚可能连一个健康的体魄也没有,好悲惨!
从表现来看,虚不虚是心理活动反应到身体举止上的行为,我们叫心态,实力对应的是心态。好心态的必要前提是有实力,实力支撑着好心态,就是日常的学习、交往、交易、博弈、协作,实力与心态都交相辉映,相生而行。有实力了想要有好心态还得来“虚”的,更高纬度的认知。
循环往复,哲学启发人去思考,可能这是构建操作系统的最好桥梁,不试怎么知道呢!出发,在路上。愿您:勤思考,善实践,具实力,好心态!与您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