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安乡村振兴连载:乡村浅谈—生命美感

       我知道自己是没有资格去谈论美学范畴的事情,因为美学太大,我理解尚浅,不敢妄言;只因生于乡野,如今又工作在山林田间,若有所悟,不吐不快,仅此而已。

“恍兮惚兮其中有物,惚兮恍兮其中有象”;这是我对乡村的感受,我体会为乡村美感,那美又在何处呢?

乡村之美,也许是牵挂,也许是留恋,也许是往昔岁月,也许是思念,是乡土,乡味,乡音,乡情或者乡愁;这些词如今在乡村振兴里面已经是热搜的词汇了,司空见惯,不足为奇。

01   城市的美感是建立在消灭乡村的基础上—是无机的


如今的城市消灭了部分乡村,城市化进程很快,快到了我们忘记了自己的美感,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美感是生物具备的本能,如今却需要借助物欲和人欲来来表达,如:服装,鞋子,帽子,包包,车子,房子,女的不惜整容,男的不惜一掷千金,博得美人一笑,等等诸如此类,当然这些有人说社会就是如此啊,现实的世界就是如此!可是世界真的如此吗?

如果在一个夜深人静的夜晚,或者大梦初醒的清晨,有人连问你三个世界真的如此吗?真的如此吗?真的如此吗?你会不会陷入沉思!


02  乡村中的生命之美—有机


     这个世界是一个有机的生命体,有机之美是这个世界的真实的底色,我们谈美,不能不提到色彩,就如画画一样,一幅作品肯定是有底色的,这个世界也是如此,他也有他的底色,他的调性。这个底色就是有机,自我运作生生不息,我们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触摸到的,品尝到的,感受到的一切都是有机的,花草树木,鸟兽鱼虫等等,万物皆可互联,万物皆可有序,万物皆可有命;自然造的都是活物,如:土壤是活的,水是活的,空气是活的甚至病毒是活的,癌症也是活的;可能很多人没有去思考这些问题,那么今天我来提出这些大家可以更深入的去联想,这里我不多说。


03   乡村中的美感—生态的诗意


村野之美,都是生态之美如:“列千寻之耸翠,观天地之大美”,每时每刻都是一部壮阔的“大地风云经”,乡村的生态诗意和审美的价值,我可以分三个层次来浅谈:如:“竹林寻幽处,醉心即是时”或者是“秀色堪餐”都是浅层次的感官陶醉;若能使“渴吻消尽,烦顿开除”,这是中层次的心理影响,这是美好的环境陶冶了人的情操,打开了人的心灵之窗,让人回归了本性,不在计较名利得失,然后第三个层次,就是体悟到无极之美,无美就是真的美,无分别,无比较,这也就是说的命运共同体,万事万物都是一个整体,这样去理解,美就消失了,那是一种更高的美感,那么我用现实的实物对应来解释,就是生态的诗意。


04 寿安心目中的乡村之美—那是桃花源之外的圣境

       比如现在的夏天有一湾清水溪流,可以消除夏日的炎热,百亩良田可以藏住夏天万千妖娆;养鹿可以观赏和骑行游玩,种鱼可以捕捞也可以让池塘充满生机,更是美味佳肴。有可持续的循环的,具备生物动能的乡村,就是桃园源以为的真实的乡村圣境,他不遥远却实实在在,那么我们还要到处去寻找桃花运吗,千村万户皆可桃花源。

下一期谈谈,我对教育的理解。教育的本质是传达和化育。需要受教育的人如何去接受万物传达出的信息和如何自己在去生发化育。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