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夫見闻》一50
成都是一座旅游资源,富集的城市。
休闲项目、娱乐方式、五花八门、各有千秋,甚至超越你的想象。
人们十分享受生活,尤为追求丰富多采的户外活动。
所以成都被誊为:“一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
可圈可点的网红打卡地;
闻名於世的名山大川景区;
留下诸多文人墨宝的文化遗产;
正在建设中的文创旅游项目。
比比皆是,信手拈来,足够重量。
人们耳熟能详的有:
造福成都平原的都江堰。
天下幽境、富氧离子极高的青城山。
三国文化厚重的武候祠。
古朴典雅、园林清幽秀丽的杜甫草堂。
国宝级的大熊猫繁育基地。
还有黄龙溪古镇、洛带古镇、街子古镇等。
世界级的最大单体建筑,环球中心。更是引领时代的“旅游名片”。
今年“十一”前夕,随着到天府国际机埸的地铁18号快线的开通。
成都再添网红打卡地一丹景山观景平台,令游人惊叫目眩的玻璃栈道。
丹景山景区。由观景平台、玻璃栈桥、城市之眼等主题景点组成。位于成都东部新区。
观景平台建在、龙泉山脉丹景山山脊的最高处。这座呈螺旋向上的建筑,有着金沙文化太阳神鸟的神韵。犹如一柄硕大的白玉如意卧在青山绵延龙泉山脉之中。
丹景山。过去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大山,借力东部新区开发的东风,天府国际机埸的建设,成为成都开发建设,重资投入打造的“新贵”,成为成都“唱响”世界,打造城市公园的重要典范。
市民趋之若鹜、争相前往参观游览。
据了解:在丹顶山观景台,遇到好天气、不但能看到被誊为成都“千岛湖”的三岔湖,夕阳洒向湖面的波光潋滟;阴雨天在木质栈桥的尽头、还能细品湖光山色间的蒙蒙细雨。
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将建13个观景平台。在未来,东部新区的奥体城、新机埸等都可尽收眼底,展示耀眼的建筑雄姿。
好奇之心,人皆有之。
我也是一个对新景奌充滿好奇之人。可以说是:闻风而动的达人行动者。
我虽为地道的四川人。不但自已感觉根在内蒙,有蒙古人的血性。而且在别人眼里,我就是蒙古人。并被别人戏称为 :
“蒙古四川人”
生活方式、语言行为、做事风格、接人待物。
完全北方化,关外文化附体在身。
完全是蒙古人的性格及行事风格。
所以总有王维当年的感觉。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莱萸少一人”。
九九重阳节,是登高望远、赏秋郊游的好日子。
上午十点,我开始了“孤独者狂欢”的自娛自乐的探奇丹景山的旅行。
从山庄出发,赶地铁一号线。三站就到成都”代表作”地铁站、西博城站,然后中转十八号快线。十分钟就穿过了丹景山,进入地势开阔的简阳。展现在眼前是层叠迭翠,风光绮丽的景致。我正兴致很高欣赏这秋天的美丽景色时,地铁已到三岔站。仅用了十六分钟,若开车要一个多小时。
好气魄,高、大、上的地铁站啊,人们一片惊呼。
我也在为东部新区建设速度,和超前设计而惊叹。昔日不毛之地,几年功夫高楼林立,道路纵横,城市雏形已经展现。
从三岔站出来,二十分钟就到丹景山景区观景平台的山下。
体闲爱耍 ,是 成都人的特质。只要有新的景点问世,都会到此打卡游玩。
有多少年了,我都没有见过如此多的游客,同游一个景区的阵势啦。
到观景平台要爬千米的坡。有步行爬坡者,有坐车上山者。更苦了开私家车的市民。由于山下不能停车,只能将车停在公路上。远者要走十多里路才能到观景台山下。
尽管景区如就歺,厕所等有诸多不完善的地方,但还是值得一来的地方。
这就是成都市民到此打卡的真正原由吧?
有人说:旅游是最辛苦并快乐着的活。
我再添一句:旅游是融入大自然,享受青山绿水,健身强体的最佳捷径!
2020.11.9於山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