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的意义,对我来说,是为了快乐。或者说,获得安乐自在。
如果,不曾在写作中寻找到这份满足,我想,我不会一直把写字当作表达自己的工具。
-我更愿意说自己是写字,而不是写作。
写作,这个词比较正式,带着要写出个什么三七二十一的期许。但是,我并不确定,我很小很小的时候的某一个梦想,是不是真的会成真?
在那个什么都敢于梦想的年代,我甚至想象过自己做了“科学家”。事实上,高中以后我再也不用面对数理化的“狰狞”,我曾无比庆幸——虽然,近来也偶有遗憾:如果理科好一点,也许将来辅导小朋友会比较方便?!
于是乎,不免联想到“作家”——这个梦想——依然是年少时美好的回忆,依然不是当下的事实。
但,这个并不妨碍我用写字,将自己与内在和外在链接起来。
心下有感,那就写下来;有合适的机会,那就发布;有人读过也罢,没有人读,也没啥;至少,往后的某个瞬间,会发现:原来,那个时候我做了这个事情,心里是如许的想法。
另外一个钟爱写字的原因,它能替我解忧。再悲伤的情绪都不足以落笔渲染。用尽笔墨描写以后,就能轻松很多,虽然问题还是问题,不过,因问题而起的悲伤或者沮丧已经缓解了很多。这个时候,就会很感恩自己还能坚守这样的方式,给自己一个小小的港湾,哪怕只是暂时容身。
-《冈仁波齐》教给我的坚持。
因为看了那篇10万+的评论,所以,没看电影之前,我就知道《冈仁波齐》讲述了“每一步都不会白走”……后来,我终于看了电影。我发觉更令我感动的是:因为信仰,收拾上路的那份坚持。没有去想事情会不会成,也不惧怕未来未知的恐惧,甚至从未想过遇见困难的时候可以逃避,可以丢开手。这份信念,以及因之而来的坦然、安静、坚毅、勇敢……这些令我着迷。
甚至听到片尾,朴树的歌,这位少年长成中年的歌手,还在坚持他的吉他手的梦想,也因为这份坚持,你能从他的歌里,从音符里,从歌词里,听到他的故事,那些坚持,那些绝处逢生,那些欢乐与痛苦。
自然还有导演。近年也看过一些国产片,幸好,还有张扬导演不让人失望。我犹记得若干年前,看《开往地铁的春天》,曾在北京某个地铁站外面的取景中,张导拿着一张报纸在“阅读”……比起很多矫揉造作,以探索大众的“痛点”为追求的电影导演,看着他坚持拍了两年的电影,真的很感谢有人坚持做了一个具有匠心的作品,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精神需求。
-如你意欲写作,那么祝你have fun
虽然,我绝对不是坚持写作的人。每天写下1000个字,如许坚持100天……这样的事情我没有做过。
但,我想因为写字带给我的快乐,我还是会把写字作为自己最热爱的爱好。也有一个原因,我对音乐或绘画或其他,暂时不具备得心应手的能力。人生匆匆,也不知道最后能不能得心应手,索性偷个小懒,继续耽置于自己喜欢的技能。
坚持,如果要达到匠心的层级水平,那么,have fun,必不可少。如果没有乐趣,只剩下坚持,那么,肯定“坚持”不下去。也许,写作就不是你适合的抒发情绪的渠道,不如重新考虑,自己更适合什么,去做尝试,也许会更加事半功倍也未可知。
写着上面的话,我倍感汗颜,因为我并没写出个什么名堂来。以前是借口,生活得太简单,没啥经历。所以没有惊心动魄的故事,没有骇人听闻的情节,甚至也没有荡气回肠的爱情……后来,我想,应该是没有坚持练习的缘故。毕竟,写作也是有规律的事情,可以照着教写作的书,一点一滴去学习。所以, 娜塔莉·戈德堡在《再活一次:用写作来调心》这本书里,有n多名言金句,遍数写作的美好,又明确指出了写作该如何一步一步进行。是一本极能鼓励人沿着写作的道路前进的书,强烈推荐。
-以上,就是我当下心中所想的呈现,或散乱如海边的浪花,如来如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