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22

《生活,我们总应以温柔相待》/张凯

前几日的闲暇之余,在抖音的海洋里偶然捕捉到了关于《南渡北归》的掠影,其中胡适先生的身影频频闪现,如同历史长河中璀璨的星辰。他,曾是北大的领航者,后来远渡,又在台湾再次执掌"北大"的大家,其一生行径,无不令人肃然起敬。

我曾于朋友圈中,分享过季羡林先生那篇沉甸甸的《站在胡适之先生墓前》。这是他偶得机会,到台湾访学时,去先生的墓前祭奠时写的,足有一万七千言的散文,虽文字古朴,读来需费时细品,但我却被季先生的笔墨深深地震撼。字里行间,流露出的不仅仅是对师者、故人的缅怀,更有一种时代的沧桑与历史的厚重。

胡适先生,他的众多人格魅力中,最让我印象深刻、难以忘怀的,便是那份与人难得的温和。面对众多文人的指责与抨击,他能以一颗平常心去对待。他曾经说过:“我承受了四十载的责难,然而对于那些斥责我的人,我从未心生怨恨。

有时,他们的责备并不中肯,我反而会为他们感到焦急。有时,他们的言辞过于尖刻,以至于损害了自身的品格,我更为他们感到不安。倘若因我的存在而能让他们找到发泄的出口,进而对他们有所助益,那我便觉得挨骂也是值得的。”这番话,彰显了他的博大胸怀,这种境界,又岂非一般人所能企及?

我还记得在一座古寺的出口处,围墙上镌刻着这样一段话:“昔日寒山问拾得:世间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之乎?

拾得答: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这与胡适先生的处世哲学不谋而合,都是倡导一种宽容与忍耐的智慧。

其实《南渡北归》这套书,早年前我是买过的,在我的老书房里已尘封许久。然而,抖音上的分享,却重新点燃了我对它的热情。那些历史人物的鲜活视频,如邓稼先、林徽因,梁思成、林语堂、郭沫若……如同磁石一般吸引着我,让我沉醉其中,不知不觉间刷抖音一个多小时。

虽然心知长时间浏览并非益处,然而,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以及学者们的铮铮风骨,时常令我内心波澜起伏。时而涌起悲愤之情,时而心生欢喜,时而眼中含泪,时而情绪难抑,着实让人情不自禁、又欲罢不能。

民国时期的学者们,他们的风骨在胡适先生身上得到了完美地体现。他对批评者的宽容态度,更是展现了一种超越常人的境界。这种境界,也让我在面对生活中的困境时,能够多一份从容与坦然。

木心曾说:“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还有老舍先生笔下那位温和的母亲形象时,“生命是母亲给我的,我之能长大成人,是母亲的血汗灌养的,我之所以能成为一个不十分坏的人,是母亲感化的。

我的性格,习惯,是母亲传给我的。他一世未曾享过一天福,临死还吃的是粗粮。唉!还说什么呢?心痛!心痛!”我常常沉思,那些成就非凡的人物,他们大抵都是拥有一颗平和的心,温柔的性格,这是成就事业,无价的品质,值得我去学习和传承。

怀揣一颗善良的心,用宽容和理解与他人相处,这便就能在复杂的世界中,找到自已宁静的港湾。这可能就是我读到这些文章的顿悟所在。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14、 秋,七月,中书奏报:“朝代虽然不同,条例制度无异。请指派官员收集明宗(李嗣源)及清泰年间(李从珂年号)时的...
    华杉2009阅读 3,169评论 0 11
  • 一个孤寂又暖心的故事:艾玛奶奶独自生活,只有猫儿相伴,将回忆与孤单寄托于画画,创造出美不胜收的作品。生活是场修行,...
    不是春天阅读 619评论 0 1
  • 关于婚姻,我们的选择是否都只有正确或者是错误 一只郁抑的刺猬Z 2024-06-22 17:00 广东 “婚姻是一...
    小韦_6769阅读 493评论 0 1
  • 20240622(农历甲辰年五月十七) 星期六 中雨(22-29℃) (一) 这几天不仅南方大...
    许生说阅读 619评论 0 1
  • 不具备这种思维的人亏大发了——《悦享听·财务自由之路》 我们说了:人和人之间的区别就是思维方式的不同,如果我...
    苏德方悦享听书友会阅读 441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