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卜子夏(孔门十哲之一)魏国国师
田子方(孔子再传底底子,师从子贡)魏国国师
段干木(卜子夏的弟弟,田子方的朋友)
魏成(魏文侯的弟弟)
翟璜(辅佐魏文侯多年,爵至尚卿)
时间:
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
故事一:
这天,韩国向魏国借兵攻打赵国,魏文侯说:我和赵国是兄弟之邦。拒绝了韩国。
赵国也来向魏国借兵攻打韩国,魏文侯以同样的说法拒绝了。
两国使者恼怒离开。
后来两国得知魏国对自己如此和睦,都前来朝拜魏国。
魏国于是开始成为三国之首。
从上可以看到,在别人没有进犯我们的时候,我们不应该去随便挑起事端,保持谦虚和睦的态度与人相处,每天也需要不断学习,强大自己。
故事二:魏文侯派将领乐羊攻打中山国,成功占领了它的土地,把土地封给了自己的儿子。
一天魏文侯问群臣:我是什么样的君主?
群臣都说:您是仁德的君主。唯独谋士任座说:国军得了中山国,不封给您的弟弟,却封给自己的儿子,这算什么仁德君主!
魏大怒,任座快步离去。
由上可以看到:说真话的的人始终是少数,当很多人说一些好听的话时,我们不能太高兴,要警惕是否有应该注意的地方,要谦逊,就算真的做的好,也应该说一句:都是大家承让啊。这样才可以避免引来他人的嫉妒和背地的暗算。
你要知道,极少数人希望你真的成功,多数人都希望你不如他/她的。
如果说魏是这样听不进去真话的人,那他也就是目前这样的水平了,但是……我们继续回到故事中。
翟璜说:您是仁德的君主,臣下听说国君仁德,他的臣子就敢直言。刚才任座说的很耿直,于是,我知道您是仁德的君主。
魏大喜,赶紧派翟璜去迎任座,还亲自下殿堂迎接,把任座奉为上客。
由上可以看到:翟璜真的是睿智,很会说话,他先肯定,抬魏是仁德的君主,又很巧妙地指出了任座的做法正确,提醒了魏,又没有让魏失了面子。
而任座确实说话太耿直,毕竟魏是君主,还是在群臣面前。
我们与人相处的过程中,也应该学习翟璜,说话要圆通,说出自己的想法,以不得罪别人的前提来说。
也可以看到魏的胸怀,他当时生气是情有可原,而后能够马上放下君主之段,去迎接任座,实属是明智啊!
一个人官居高位,就容易自视甚高,容易被权利蒙蔽了心,觉得自己很厉害,很难去听进真话。一旦不听真话,说假话的人就都来了,这样的结果就会越来越坏,最终害了自己。不是不到,时候未到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