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篇书评介绍了本书的第一部分--史前史与传说时代,书评2主要介绍第二部分--《夏与商》。因为看这本书之前,我看了作为国学入门的《三字经》,所以对于某些内容很有共鸣。之后的书评中,我也会结合《三字经》的一些内容,来分析这本书。
夏
《三字经》中用了“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高度概括这个特殊的时代。为什么说这是个特殊的时代呢?原因有二;第一,中国历史在这个时间点进入了青铜时代,考古挖掘证实了禹的时代“以铜为兵”;第二,这个时代缺少文字记载;正是因为缺少文字记载,使得夏文化显得显得扑朔迷离,引来后人持续不断的探索。而这种探索最早能追溯到司马迁所写的《史记·夏本纪》。记得小时候我们最常听到的,关于这个朝代的故事便是《大禹治水》。经过学者们的考证,大禹治水已经可以被证实是真实发生过的。禹带领民众治服了肆虐的洪水,受到民众的崇拜,把禹作为神明的化身。’禹’这个字最早见于西周中期的铜器“禹鼎”上,这个字的形状像是一个爬行动物--鳄鱼(鳄鱼在古代被视为是水神的化身)。这很可能是当时禹的部族的图腾。
本章有一节特别用了《从“大同”到“小康”》为题目,而这个标题的来源是先秦诸子对于历史的追忆。他们将自己所处的春秋战国时代称为“乱世”;夏商周三代被称为“小康之世”;而再之前的黄帝尧舜时代被称为“大同之世”。在面对战火纷纷的乱世,先秦诸子百家反而向往从前小国寡民的生活;老子便是其中的代表。孔子虽然也向往“大同之世”,但也十分推崇周公的礼法。“大同”到“小康”的其中一个转变就是禹在移交权力时,传子不传贤,从此“天下为公”变为“天下为家。
夏的文化
在这个时期,天文历法的知识也逐渐丰富。当时已经能把一年分成12个月,同时还出现以六十甲子(干支)记日的方法(王由日干为名)。也有已记载的世界上最早的日食记录,在《竹书本纪》中有夏人观测到流星雨的最早记录。由于夏商周三代的制度是一代一代承袭的,所以在《文献通考》中推论“井田创作于禹”。当然也需要后续的考古发现为我们带来新的论证。
商
商与夏是同时并存于世的,都是黄帝的后裔。商的始祖名契,传说其母吞了玄鸟的蛋而生下了契,所以商族把玄鸟(燕子)作为自己的崇拜对象。《三字经》中以“汤伐夏,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概括了这个朝代的兴起与没落。“商人在从事农业生产的同时,维持了强劲的游移性。他们集体迁徙了八次,大抵从山东到河北到河南。(契到汤)”我认为这样一个部落,向心力是很强的,部族首领需要有足够的威望才能带领这个部族完成迁徙。在汤伐夏后,这样大规模的迁徙则导致商朝统治的不稳定。所以在盘庚迁殷之后,都城就不曾更改过。
但商朝的历史中也有两件起着负面影响的事,即人祭人殉和酗酒。前者是因为商王以及贵族要向祖先和神灵“献俘”,这种献俘就是人祭。而酗酒,我们可以从耳濡目染的纣王的“酒池肉林”看出端倪。酿酒需要许多的粮食,长期这样消耗粮食,对于百姓来说是一种负担。同时,他们还要承受可能会被进行“献俘”的心理压力,容易造成下层人民的反抗。所以造成到了周武王伐纣的时候,朝歌的人民夹道相迎的景象。
其实我们所认识的纣王,只是他不好的那一面,青年时期的纣王是很出色的,可以说是文武双全。但是他太自大,以至于他拒绝忠言,轻视世人。商人非常崇拜祖先,所以当纣王不祭祀甚至连太师都带着祭祀乐器投奔周时,他就已经失去了他的声望。
商的经济与文化
在农业上由于工具落户,商代的农耕需要多人集体耕作。这个时期的货币是贝,商朝后期出现铜贝诗中国最早的金属货币。书中提到“周灭商后,朝歌一带的商朝遗民从事长途贩卖。后来把从事商品贩卖行业的人称为“商人”,可能与此有关。”商朝文化的另一标志便是青铜礼器与甲骨文(象形文字)。青铜礼器与王室、贵族的祖先、神灵崇拜有关,更与王室、贵族的权利、财产有关。而甲骨文,虽然常见于龟甲、兽骨上,但当时已经有用毛笔书写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