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每个人在社会中都有一个岗位,对应一个职责,能够履行本职,最起码是合格了,不多不少不偏不倚,分寸火候拿捏的非常到位,职责以外的事从不打听,也不关心。因此,有的数据分析说,有上进心的人只有2%,98%的人只是有欲望而已。
大多数的一般性的员工都是这样。而有抱负的或者称为有野心的人,是有明确的目标、规划和行动的,绝不会囿于本职。他的眼睛一定会盯着职责以外的事,在本职以外,或者是社会道义,或为金钱美色,或是高官厚禄。去定位和践行这个职责,是要有近于“义”的勇气。
“义”需要胆魄豪气舍我其谁的担当。所以说:履行本来职责,是“小信”而已,近乎于义的决心是诺言经实践变现的前提。一般的上班族都是守着小信,老板打电话叫加班,都有十分的不情愿,承担点份外的工作,牢骚管不住地喷,就是缺个义字。认为工作真就是给老板干的,多干点就是被老板占便宜了。再低劣点的,连信都谈不上,敷衍着和自己往来的一切。每敷衍一个,偷个懒,自己都会认为占便宜了。这就是不恭,所以说恭近于礼,可以远耻辱(恭也有度,要礼的调节)。
长期敷衍工作的员工,一般会自取其辱。但在有些体制之内,淘汰机制很难兑现,闲人说着闲话,对职责相当不恭,单位也睁眼闭眼,他们甚至拿着平均值以上的高薪,该有的基本都有,不该有的也有,哪有什么耻辱?这种单位的存在,本身就是体制的耻辱。
老实肯干遵章守纪的员工,暗地里也会狠狠骂人的,这种单位的领导和他养的闲人,早是酒后饭余的谈资,被群众谩骂了很久了。耻辱,远古君子的标准,是很轻微的。而如今提倡内心的强大,走自己的路,管球别人怎么说。所以,经常用耻辱要挟他人,很少鞭挞自我。发迹之后,不要失去自己内心的爱,不要膨胀。
事儿干大了,忘记了初心,见了老朋友也不亲了,见了亲人也瞧不起了,见了弱势群体没有同情心了。而真发达的成功者越是存有敬畏和谦卑,他会进入更高层级的“信近于义”,在新的高度承担新的责任。对这份责任,他会更加恭敬,高处不胜寒,高处摔下来更疼,高处受辱更难受。
不失其亲,就是不忘初心。亦可宗也,就是稳定可靠。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无求饱、无求安,是不要过分之意。某位音乐界学者说,现在国内一流大学的学子,哪里还有齐国治家平天下的胸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一流校训,并未培养出很多“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的大人物,多数的还是在为了房子车子面子混社会的平常人。
古典文化摇摇欲坠,社会价值趋向虚荣。任重道远的信仰、梦想、执着,在熙熙攘攘的大众中,还不如清晨的露珠停留的久。
繁荣稳定发展,总有士大夫以上的社会贤达,在新闻媒体中侃侃而谈。小老百姓迈开腿、管住嘴,有个好身体,在他们的庇护下,安度余生吧。
-END-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