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意学习》-2/7-3组-明媚拆页

【R:阅读原文】 片段选自《刻意学习》,P159页

假使某人有个兴趣,然后一直挂在嘴边,全然无行动,只是喜欢在社交网络或者社群中为自己打上标签。然后用一个标签找到同样感兴趣的人,大家在一起扯扯淡、吹吹牛,好像问题就解决了,内心充满了快感,面对自己的无能好像又有了力量,睡一觉起来,明天再找一拨人吹一轮新牛。这么长时间了,你的有兴趣竟然没有让你有一些行动,要么是你的兴趣有问题,要么是你的行动有问题,更极端一点,要么是你的脑子不清楚。你竟然可以容忍自己如此言行不一,在“感兴趣”的同时,“零基础”了那么多年?你至少可以查一查找一找,读些材料做些事情,让自己不要显得那么天真烂漫,让自己对感兴趣的领域更加深入一些,而不是陷入我当前很苦逼,所以我的兴趣必然是充满了和谐色彩。


【I:用自己的话复述原文】

What:这个片段讲了我们平时经常犯的错误,“感兴趣”是否是真的感兴趣。感兴趣是指对待这件事情不止有短暂的激情、有强烈的好奇心还有孜孜不倦的行动。比如,我们对身边朋友说自己对摄影感兴趣,但是却迟迟不见行动。但是我们却仍然会说自己是对摄影感兴趣,造成这样言行不一的情境。

Why:如果长此以往,我们会渐渐受语言模式的影响,对于这样言行不一的行为容忍度越来越大,到有一天,自己会沉浸在自己真的已经成为这个领域的人了的幻觉里面。同时,因为言行不一,会导致我们在生活中的其他事情上也出现混沌糊涂。

How:

如何避免这样的状态呢?

1.确认是否是兴趣 如果是零基础,自己有意愿去了解这个领域的知识,那就是有兴趣,但还不是感兴趣。

2.行动 遵从内心的感动可以开始尝试了解这个领域内的相关知识或者找领域专家聊一聊。也可以自己边实践所看到的部分,这样能够更加清晰自己所做的是否是自己想做的。

3.再确认 行动之后再确认自己是否是真的对这个部分还有兴趣。如果有,那就再投入行动。


【A:拆为己用】

A1:

之前我对钢琴特别感兴趣,也想像班上同学一样在晚会上弹奏一曲。后面便跟同学说,自己对钢琴很感兴趣,想去学。就这样,过了两个礼拜。自己把电子琴买好了,在家里练了两首便放弃了。里面的简谱和音符自己完全不知道。就这样,这件事情就不了了之了。

现在来分析原因,自己是真的只是一时兴起,只是想展示自己,想一步到达别人的境地。但对于弹奏钢琴这件事情,自己没有想通。不知道其中的关键是什么,不知道其中的练习量也不知道其中的艰辛。所以这样的兴趣只是暂时的,更像是激情。同时,自己只是把激情跟别人说了,没有长足的好奇心,没有持续的行动。这些都在表明自己不是感兴趣。

如果按照拆页中的方法,自己首先确认是否是感兴趣。很明显,自己只是在对表面的光鲜亮丽有兴趣,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同时,在对待钢琴上没有真正的热情,以及想明白弹奏好钢琴是意味着什么。所以在第一步时便已经知晓自己不是对钢琴感兴趣。

A2:

未来,我会如何使用呢?

在下周开始查看自己对待跑步是否是真的感兴趣

1.确认是否是真的感兴趣

觉察自己是否愿意在上面花时间,认真学习跑步的要领,觉察自己运动没坚持时自己的状态,是仍然有信心还是放弃,觉察自己是否有充足的好奇心,好奇动作、姿势是如何达到的?

2.行动 如果确认好了,便开始搜查专业的文献和跑步的书籍。另外,找专业人士请教如何跑步。

3.再确认 这一系列动作完成之后再确认自己还要进行下去。如果是,那就再行动。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R·阅读原书拆页 再看一下“持续”的含义。“持续”在词典上是指“延续、继续”。也有的释义是“无间隔、连续不断”。所...
    艾米loving阅读 266评论 1 1
  • 看你写了那么久,我也拿起了笔 “坚忍耐烦”四个字非常简单,但是在持续行动过程中能做到却不容易,所以我们要找到一群志...
    jellyF86阅读 88评论 0 0
  • 刻意学习8 3.1本节主要讲要触发学到知识的感觉。知识是实实在在的物理世界的东西想要学到知识,就得在物理界进行努力...
    石榴_fc76阅读 137评论 0 0
  • 如何更有效地学习,更重要的是如何更直接地得到学习的结果,而不是通过学习安慰和麻痹自己 ?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人...
    诸葛艾力阅读 1,393评论 0 1
  • 【R】 从个人到社群,共同构建成长进步团体 刚开始写作时,我像一棵柔弱的树苗,从石缝中钻出,不停地汲取营养,向上努...
    二三田阅读 327评论 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