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宋词中的鬼笔

( 图片来自网络  )

文:行之

唐诗、宋词,中国文学史上的两大超级丰碑。最近读完唐诗,再读宋词。开始比较他们之间的差异。个人总结其中之一,唐诗多妙笔,而宋词则多鬼笔。

唐诗的整体特点是高华悠远,而宋词整体的特点则是清绮幽峭。

唐诗像是惠风和畅的阳光午后,而宋词更像是萧凉幽诡的冷月午夜。

比妙笔生花,宋词比不过唐诗。但要是比奇崛绣梦,唐诗未必是宋词的对手。

总之,我感觉唐诗中最好的句子,自带仙逸之气。而宋词中最好的句子,自带鬼灵之气。

一、

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

这句出自姜夔的词作《踏莎行·自沔东来 》,是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高度赞扬的一句。我读过很多关于写月的句子,不同的诗人写月亮有不同的风味,很多角度都别致。

抒情诗的月亮很有人情味,怀古诗的月亮很有岁月感,而边塞诗的月亮则很苍凉。

月亮被古人赋予了很多感情色彩,早在唐朝就已经被写烂了,很难再出新意。但到了宋朝这儿,姜夔这句“淮南皓月冷千山”我一看,几乎吓得书都掉地上。

这是我至今为止看到,写月亮,写得最“恐怖”的一句。在这句里,霸气和清冷两种核心关键词完美融为一体。简单来说,就是“极其霸气的清冷”。

淮南的一轮皓月,皎白的月光照临万千群山,一派萧冷,连横浩荡。

这里的月亮,像是君临天下的霸主,月光似乎是他的千万雄兵,征服了万千的深夜山岚。但这高屋建瓴感中,却用了一个“冷”字。

月光的萧冷落满千山,一幅旷阔的俯视图,气氛又分明清冷而幽寂。

一月冷千山,这月亮不再只是单纯的有人情味,岁月感或苍凉感,已经拿捏到了空间感和天地之间,山月呼应的史诗感。

我顿觉这七字一出,多少写月的句子黯然失色。

后一句,“冥冥归去无人管”,紧随前一句霸道的清冷,将镜头推移到词人自己的身上。在这一月冷千山的苍茫月夜中,“我”安静地一路归去,没有人知道,没有人干扰。

其中“冥冥”二字写得符合月夜的森冷,也表露出词人心情的失落与神伤。这二字显得极为清冷,而到了句末,词人写的是“无人管”。

这三个字又显得霸道起来,千山之中,皓月当空,“我”的来去,没有谁知晓,也没人能管得了。又回归了“极其霸气的清冷”。

但这“冥冥”加上“无人管”,词人的幽凉的心情不需要明说,也在字里行间漫漶开来。前后两句相携,以景怜人,以人衬景,相融一体,境界全出。

不愧为宋词中绝品的鬼笔。

二、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这句出自苏轼的词作《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是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名篇,所以大多数人不陌生。这名篇也被誉为“古今悼亡词第一”,确实在水准上,让人不得不服。

在唐宋年代,是才子满大街的情况,会写诗写词的人太多。所以如果单单只是比文采,有文采的人并不缺。要比才华,有才华的也不少。基本到了最后,就是比天赋。

苏轼当然是有天赋的,但他身边也有很多同样有天赋的人,他还能高出一筹,我总觉是因为他的笔里藏着个“鬼”。寻常人有人的笔,但他有“鬼”的笔。

这一句,我认为就是其中的典型。如果翻译起来,这一句基本是蒲松龄笔下的《聊斋》风格。

“夜来幽梦忽还乡”,深夜做了一场幽梦,忽而像是回到了过去的乡音锦时。

这一句其实并不奇特,唐宋有很多类似的语境。但苏轼确实用出众的才华凝练得很好,用韵律带动节奏和语气感。

但到了下一句,“小轩窗,正梳妆”,说的是,忽而又看了亡妻,她正和当年一样,坐在那个小轩窗旁,在安静地梳妆。

其实这个镜头,就是很多古典恐怖片的镜头,夜深人静,一个女人坐在铜镜前静静地在梳头。

但是就是这样一个诡异的场景,让苏轼以前面“夜来幽梦忽还乡”七个字变得温情起来。因为侧重了“忽还乡”,这个“乡”字用得再好不过。

乡,既是梦乡,也是记忆的故乡。饱蓄着感情,充满了怀念。从而让这么灵诡的情景显得那么美好,那么感人。

这句没有一个字在抒情,但是字字显真情,苏轼对亡妻的思念追忆,以一刻梦而盖千言,无声胜有声,格外令人动容。

以梦境写人情,境冷而情暖,堪称完美的鬼笔。

三、

梦魂惯得无拘检,又踏杨花过谢桥

这句出自晏几道的词作《鹧鸪天·小令尊前见玉箫》。第一次是从视频节目听到,当时听得就浑身一个激灵。当时想的是,谁人写得这么一句鬼笔?叹为观止!

后来才知道这是出自大词人晏几道之手。晏几道是晏殊的第七个儿子。晏殊写过“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的千古绝唱,我认为也是宋词中一流水准的鬼笔。

晏殊和晏几道,应该是文学史上,最才力相当的父子。其他的,要么就是父亲比儿子强,要么而儿子青出于蓝。只有这两个,虽是父子,而才气却在伯仲之间。

这句翻译起来并不复杂,大意是:“我”在梦里头魂思飘荡,没有任何拘束。走啊走,又踏过纷纷扬扬落下的杨花,走过了谢家的小桥。

前一句“梦魂惯得无拘检”是虚境,讲述的是梦境里的状态。并且对梦境的特点概括得极为准确和生动。

而后一句“又踏杨花过谢桥”是实境。一个“又”字表明,词人本身就多次踩着杨花路过谢家的小桥。

这里所写,是词人喝醉之后,仿佛进入了梦境。在梦境的状态里,是没有任何阻碍和拘束的。他走啊走,不知觉的朝最想去的方向走去,然后又迷迷糊糊的踏过杨花路过了谢家的小桥。

桥的另一端,一定是有个词人很想见的人。

这句词的大意和今天的“梦里梦到的人,醒来就应该去找她”语境有些类似。但是区别在于,这句词里,词人在梦和实现都没有分清的时候,就已经去找“她”了。

这一句虚实交融,情景瑰幻,写得情韵绝佳,倘恍迷离,语境仿佛《倩女幽魂》里宁采臣夜半去寻小倩。处处透着诡异,但又充满一种游幻的浪漫。

鬼笔最强大地方,在于用极短的文字描述出极难表现的情境。字少而传神,冷峭而不失风韵。留白极大,但主色彩清晰,非真正的高手不能完成。

而晏几道的这一句,算是一句不折不扣的鬼笔。第一次听到,就再也忘不掉。

2016-3-20

ps:以前说,每隔一段时间,分享三句唐诗的个人见解。准确来说,还应该纳入宋词。这些分享都是个人的见解,也就只能作为参考,当然是不能当教材来看的。

不过,我个人认为,诗词是没有标准翻译和解析的,解读是每个读者自己的权利。而经得起各个角度的无限解读,这也是唐诗和宋词强大的地方。

最好的文学艺术应该是,没有对错,只有山后山。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3,547评论 6 477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5,399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0,428评论 0 337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599评论 1 27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612评论 5 36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577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941评论 3 39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603评论 0 25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852评论 1 29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605评论 2 32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693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375评论 4 31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955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36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72评论 1 25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3,970评论 2 34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414评论 2 34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