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解决好我们自己人生的问题,创造出符合自己发展需要的境界,我们最先要处理的,就是如何用好我们大脑的问题。有人生的道路上,我们需要许多的学习、实践和思考的过程,而自我思考和锤炼,是提升自我的手段之一,正确的阅读姿势、思考方式是加速前进和上升步伐的最优基础。
— 1 —
极简快速零秒决策思考力
在工作中有个关键能力叫逻辑思维,简单来说就是在处理事情上迅速抓住重点,层次分清的清晰表达和传播观点,看起来不难,但想掌握好这项能力可要花些时间和精力才行。如果你在麦肯锡一类的咨询公司工作过,就会发现他们在进行资料整理、案例分析、战略制订等工作时,用的方法都是它。
而麦肯锡人最常用的方法有一种叫做「A4纸笔记法」,就是由赤羽雄二在日本始创,为了说清楚这个方法,他用了整整一本书——《零秒思维》,打造了让思考语言化、可视化、技能化的终极武器,让你可以瞬间抓住问题关键、瞬间学会清晰表达、瞬间做出准确判断。
#A4纸笔记法的具体做法#:将一张A4纸横放在你面前,每张纸左上角写一个主题,右上角写日期,相关主题的思考一页写4-6行,每行20至30字,写每张纸所用的时间要控制在1分钟以内,每天写10页,也就是说,每天要用10分钟的时间来做笔记。(写的时候完全不需要在意其构成和顺序,并且要求自己在一分钟之内写完)
坚持做3个星期到1个月时间的A4纸笔记,脑海中的语言就会层出不穷,甚至在做笔记之前,就已经想到该怎么表达了。
这个笔记方法非常新颖,而且要求时间短,速度快,其实它是培养我们快速思考、头脑风暴的能力,或者是锻炼自己第一时间的思维反应能力,这样可以排除很多的内心的顾虑和防御。
— 2 —
将书读薄读透读成自己的笔记
我们经常会读书,会读很多书,可是我们也常常会为读了许多书却没什么用、也记不住有用内容的苦恼。对在漫长人生中读过的书而言,人类的记忆力实在是有限的,如果想在读完每一本书后都有扎实的收获,就需要有技巧地写读书笔记,并养成长期的习惯。
当我遇见奥野宣之在《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里提到“葱鲔火锅式”读书法,我醉了,我找到了一比我以往方法更为有效的读书方法,这是一种超实用的读书方法,它提倡在读书时把摘抄与评论交替进行,加深记忆理解,让原创思考遍地开花。
方法其实很简单:同时记录“对自己来说重要的内容(摘抄)”以及“自己对这篇文章的感想(评论)”。这是一个加深理解的好方法,非常适合于那些自己喜爱的好书,而且非常有利于回顾书籍的重要部分,确实是一个将书读薄、读透、读到忘不了的地步的有效方法。
↑ 这是我使用“葱鲔火锅式”笔记的一则
读书笔记会帮助我们改变读书方法,而读书方法的改变又会带来思考方式的转变。你也一起来见证这段神奇的转变吧,从现在开始,随时把笔记本带在身边吧。
— 3 —
清晰有效有趣的思维能力
英国人东尼·博赞博士在创造思维导图的时候,并没有想到日后它会传播的如此之广,但它的确就如同发现了一个开启脑力的宝藏。它不仅仅在工作和学习中让思维和逻辑变得清晰明了,很多人有时在一张餐巾纸上就能随手画出内容和架构;更为有趣的是它居然可以如此生动地被运用到日常生活中。日本矢岛美由希(Yajima Miyuki)在《日常生活中的思维导图》一书中,就打破了我以往认为的思维导图只会使用在工作中的固定思维,她神奇地将思维导图运用到生活中方方面面,比如你的日常生活、你的学习、你的沟通等等,小到每天要吃什么的问题,大到计划一场旅行;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思维导图还可以用来了解自我、了解他人,甚至于两性的沟通。
比如一对夫妇在育儿上的思维差异导致矛盾凸起,他们俩通过思维导图的分享获得了完美和解,神奇啊。有时候我们心里想的也许嘴巴上表达不出来,自己对自己所想也有点理不出来,那么,就拿出思维导图吧,也许你不仅画出你所想的,还能发现你想不到、潜意识却已经有了的东西。以后当你们两个人想吵架时,先不要着急解释,两个人各自画一画思维导图,看看自己到底在想什么,两个人的想法到底差别在哪里,也许就不用吵了。
↑ 这是我用趣味思维导图思考的一则
简简单单地使用纸和笔,运用矢岛美由希在《日常生活中的思维导图》中提到,让思维导图成为帮助你超越“自我思维极限”的“用脑方法”,可以打开你人生的无极限。
— 4 —
让生命登上飞翔和俯视的高度
生活可以做笔记——思维导图笔记法,阅读可以做笔记——葱鲔笔记法,思考可以做笔记——零秒思考A4笔记法。如果说以上三个技巧还属于形而下的,在境界高度上仍然让你会觉得也许还有够味儿。那么,下面这个人你一定值得认识——维克多·弗兰克,意义疗法的创始人。
119104,是他曾经唯一的代号。弗兰克尔是20世纪的一个奇迹。纳粹时期,作为犹太人,他的全家都被关进了奥斯威辛集中营,父母、妻子、哥哥相继死于毒气室中,只有他和妹妹幸存下来。这段经历让弗兰克尔不但超越了这炼狱般的痛苦,更将自己的经验与学术结合,开创了意义疗法,替人们找到绝处再生的意义,也留下了人性史上最富光彩的见证。这位历经沧桑的圣者对生命充满了极大的热情,67岁开始学习驾驶飞机,并在几个月后领到驾照,80岁竟然还登上了阿尔卑斯山。
他将自己的纳粹集中营的经历浓缩成人生的精华,去除了悲惨苦难的述说,却让人寻找到生命的意义,全部汇入这本《活出生命的意义》(Man’s Search for Meaning)。这本书被美国国会图书馆评选为最具影响力的十本著作之一,并入选香港大学必读50本图书。到今天,它已被翻译成24种语言流传全世界。
陀思妥耶夫斯基说过:『我只害怕一样——那就是配不上我所受的痛苦』。
人对生存的意义的追寻是本源性的,而金钱往往是实现意义的一个手段。只是在现实纠结的我们往往会本末倒置。在现实和梦想的挤压中,我们总是那么容易产生厌倦,而厌倦却是存在之虚无的重要表现。弗兰克尔告诉我们,在人类历史之初,人丧失了赖以指导其行为并因此产生安全感的某些动物本能,动物所具有的那种安全感,好比天堂一样,对于人类来说是永远的失去了,人类不得不作出选择。此外,在最近时期,人类还遭受到另一种丧失,那就是原本作为其行为根基的传统迅速地消减,丧失了告诉他必须做什么的本能,丧失了告诉他应该做什么的传统,有时人甚至连自己想做什么都不知道。这样,他要么去做别人所做的事儿(随大流),要么做别人希望他做的事儿(集权主义)。
悲观主义者好比一个恐惧而悲伤地看着墙上的挂历每天都被撕掉一张,挂历越变越薄的人;而积极的应对生活问题的人好比一个每撕掉一张,就把它整整齐齐地摞在一起,还要在背面记几行日记的人。
不要只想着成功,你越想成功,就越容易失败。成功就像幸福一样,它是一种自然而然的产物,是一个人无意识地投身于某一事业时产生的衍生品;而最为重要的,是为你的生命找到它属于你的真正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