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2006年的哥伦比亚公司出品,很多人一定还记得当年的炒作,可说是铺天盖地,那得投入多少钱哪?但是值!这部片子预算1.25亿美元,上映第一周就挣2.24亿(全球),在当年排名第二,仅在《加勒比海盗》之后,至今总收7.58亿美元(来自WIKIPEDIA)。
商业成功的原因在此管窥一下:
主题轰动,前无古人
没在基督教文化背景中长大的人是无法相像它的主题的轰动性:传说中的圣杯(Holy Grail)到底是什么?基督(Christ)有爱人?有后代?而且传到现在?
Wow,这可是对圣经的颠覆,这片子能不看吗?
片子未到,炒作先行
早在2005夏天,它的预告片(teaser trailer)在上映整整一年前就开始吊人胃口,当时还没开拍。之后不同 媒体在一些访谈和预告中加入相关“线索”和谜题,保持着大众的关注度。
众星云集
看看下面这些面孔们,有他们在内的片子,你能不去排队买票吗?
Sorry,不算精品
可惜的是,在情节安排上此片实在不能算是一流的。
我不能对它在宗教历史,美学,音乐和电影制作的水准上妄作评价,也不能去追究史料的真实性(电影里的 故事当然允许虚构的啰)。这里且从一个“假如我是编剧”的角度对情节安排作讨论。
节奏感缺乏
既属悬疑片,情节的故事线的节奏就尤其重要。我感觉整部片子没有什么明显的高潮,罗伯特和苏菲两个虽 然始终在奔逃,却没有那种让人悬心的紧迫感。追他们的主要是正义的警方,还不是胡涂武断那种,追上了 又怎么样呢,最终会查出他们是无辜的。
合理性和严密性的不足
* 在解谜过程中帮最大忙的总是敌人。
在那个私密银行看管线索数十年的由风趣机智银行经理在帮他们逃脱警方追捕之后,摇身一变为笨拙的杀手,只是为了拿到他自己看了几十年的线索:玫瑰木密码盒(rosewood container)
为解开圣杯之谜提供了全套理论的人,罗伯特多年的老友,贵族学者Sir Leigh却是幕后的最高级黑手,这也太“巧”点了吧?还有,他杀自己多年的管家干嘛?
* 卢浮宫的防护系统
卢浮宫似乎没有一个自己的保安人员。电影开篇,老人(卢浮宫管理者)在大画廊里惊慌地奔逃,眼看要被杀手追上了,慌忙摘下一幅油画触动机关,在他和杀手间垂下一道栅栏。栏间宽得可以通过任何一幅名画,那也罢了,奇在只降下了这一道栅栏,卢浮宫内其他地方仍然畅通无阻,那个杀手给他一枪后扬长而去。
后来的Sophie对警方调虎离山后,卢浮宫竟然又变成空无一人门户大开,两人在名画间徜徉讨论,又去触动一名画并从其后找到钥匙,才从容离开。
* 警方的“愚蠢”
Sophie把一粒GPS追踪器从厕所窗口扔入过路的卡车,于是警察全部离开卢浮宫去追这辆卡车,馆内一个不留也罢了,就算料定两人不怕高从楼下跳下去了,总先在厕所里查一下吧(Sophie和Robert只能躲在这里)。
同巴黎警察比,伦敦警察一点也不更高明。在机场搜查飞机那一幕,把飞机搜了个遍,却去停在一边的房车不看一眼,要找的人就在里面啊。
* “超自然”现象
Sir Leigh的卧底管家变脸成杀手,Sophie和Robert在枪口下一筹莫展,管家说完“Sorry”后实在没有借口不扣板机了,这时头顶上一只鸽子飞起,管家受惊,抬头端详,两人逃脱。
* 草草收场
电影快结束了,可反方的苦行僧(杀手)Silas和主教Aringarosa还没有个戏剧化的下场呢,于是主教跑去找正在同警方枪战的Silas,大叫一声“住手!”Silas看也不看就是一枪,然后后悔得不想活了。于是两人都交待出场。
社会影响和舆论
梵蒂冈教会方面对其是批评的,指出其不实,对神不敬和扭曲教会形象。虽有人要求对此片禁映,但教会总体可说是温和的,比较正式的要求是让SONY在片前加上一段“纯属虚构”的声明,就连这也没能如愿。美国和秘鲁的教会态度虽激烈一些,但结果未知。
印度,菲律宾,希腊等国民间呼吁禁映此片。
在埃及,黎巴嫩,巴基斯坦,约旦,斯里兰卡,萨摩亚,法罗群岛此片被禁。
在泰国,官方试图剪掉最后10分钟被更改泰文字幕解释,并没能执行。
在中国,据说公映一段时间后应教会方面的要求从市场撤下。
影评界基本给的是差评。
戛纳电影节首映时,结束时掌声全无,而一般来说就是差电影也会有些稀稀拉拉的掌声的。
“烂蕃茄”(Rotten Tomato)给的是25%,评语:“沉闷松散”(dull and bloated)
导演Ron Howard获Golden Raspberry Awards的“2006最差导演奖”提名。
这里,在巨大的商业利益面前,加上被束缚在产业化的一个个模块中,电影人对艺术水准的追求是不是多少妥协了一些呢?
(陈薄言)
资料引用:
维基百科Wikipedia.com2016.06 https://en.wikipedia.org/wiki/The_Da_Vinci_Code_(film)#cite_note-CannesMSNBC-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