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十一章 有以为利,无以为用

一 原文

三十辐共一毂(gǔ)。
当其无,有车之用。
埏埴 (shān zhí)以为器,
当其无,有器之用。
凿户牖(yǒu)以为室,
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二 译文

三十根辐条集结为一个车轮
正是因为它们拱成一个圆形的中空之处,才能连接车轴,成就了车轮的用途。
揉和黏土制成陶器,
正是因为它留有中空的部分,才成就了它的用途。
开凿门窗建成居室,
正是因为它中间是空的,才成就了房屋的用途。
所以,“有”给人方便之利,“无”发挥着作用。

三领悟体会

1 有与无,即对立统一,又相反相成,有难才有易,有高才有低,两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有”指具体事物,看的见摸的着的,“无”是指无形的存在,如空气 风 阳光,二者相依互补、不能分离

2 “有”对应使用价值,“无”对应内在价值。实外显,虚内敛,:以“无”为本,以“有”为末,崇本而举末。“有”虽赖于“无”的作用,但“无”如果没有“有”也不能发挥作用。所以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不能偏颇任何一方。

四 古为今用


就像一座房子,墙壁和里面的陈设和居住的人群是以“有”的形态存在,而环境 氛围,又是以“无”的形态存在,它们是相互整体存在,不能视为局部,只有二者结合统一,才能成就房屋的用途。所以,“有”给人方便之利,“无”发挥着作用。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