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与拆书帮的缘起之路
最近经朋友推荐加入了拆书帮,很喜欢拆书帮的【拆为己用】的理念。
去年在猫叔的训练营听赵周帮主分享,当时他对成年人的学习方法的解说,真的让我感觉醍醐灌顶、茅塞顿开。
曾经朦胧的觉得书院式的学习方法不是最好的,但是也不太清楚什么样的学习方法对生活实践更有效。
听完赵周帮主的分享,我才知道,我们学习所有知识都应该要拆为己用,也就是流传千年的一句名言:学以致用!
本来很早就想加入拆书帮的,因为自己那时候还在哺乳期,不方便带小孩外出,所以一直推迟着。
最近因为自己持续的学习、实践、分享,被朋友圈的一个小伙伴邀请加进了拆书帮。
进去以后,我又一次明显的感觉到,是的!这就是我一直想要学的东西!
我当天就给自己定了一个小目标:3个月拿下3级拆书家。
02 目标3个月拿下3级拆书家,我的执行之路
目标定好了,就剩下执行了,我先让我表妹从广州市图书馆借到了2017版《这样读书就够了》这本书,计划三天读完,我也做到了。
本来想昨天写完这个读后感的,但是刚好遇上拆书帮帮主赵周老师在广州开课分享,根据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之一,要事第一,我肯定优先去听老师分享呀,所以暂时搁笔了。
今天继续说说我的读后感。
0201 第一天的100页
第一天100页,看完以后,我觉得自己是【学习促进者】。
哈哈,不是我自夸。
因为我发现,我现在进入了一个很好的良性循环状态,是什么呢?
答案很简单:我现在每次遇到问题,不再觉得问题是挑战,是困难,而是觉得是学习的机会!
遇到问题,我一般是人事网书四个渠道寻找答案。
当然书本的答案一般可靠性更好。网络上,百度搜索概念性问题,比如“**是什么”的问题,百度百科一般也不会错。但是怎么做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一般是书本或者网络课堂更靠谱些,从其他人身上学的话,我现在到处混社群,混圈子,不管收费的、免费的,只要是我觉得自己认可群主的知识和能力的圈子我都去凑热闹,要打卡的就乖乖打卡,而且每一次打卡也是展示自己、促进自己学习反思的过程,真的感觉收获满满。
很多人说,觉得我是在光速成长,其实我更要感谢身边的这些人事网书,给了我很多有价值的信息,没有这些名师,肯定也不会有光速成长的我。感谢你们,感恩遇见。
所以,我现在就是遇到问题就从人事网书四个渠道去学,然后学到了知识就拿去解决问题,最后把自己学到的知识+实践的经验+自己用来解决问题的好方法拿出来分享,以教促学,让自己和他人都受益,从而形成一个正向循环。在教别人的过程中,我会获得认可+打赏+课程门票收入,我觉得物质+精神双丰收,真的觉得很开心。谢谢大家!
第二天100页,我学到了:任何知识的学习,都要加上前因后果,适用边界,不能生搬硬套。
在学习的过程中要以自己为中心,而不是以知识为中心。
以自己为中心,就是从自己出发,需要什么学什么,学什么用什么,用好了拿出来分享,以教促学。
以知识为中心,就是看到什么,就把什么背下来。记住,虽然可以背出原文,但是,对于原文说的真实含义不理解,无法把作者的真正意思应用于生活实践,这种学习,就是书呆子式的学习。
最终还是那句话,百无一用是书生,学以致用是关键。
为什么听了那么多道理还是过不好这一生?我附上自己画的一张图跟大家一起共勉。
我把以上的感悟发到广州小蛮腰拆书群预备里,群里的拆书家迪之向我提问了:“追问一句,【知易行难】的前因后果是什么?”
我一听立马查书,找到了书上的解读【前因后果】的那一页,开始对照着回答。
1.前:为什么实践对我来说很重要。因为我现在所有学习的初衷都是为了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比如,我穷,所以我学理财。我以前有暴力沟通习惯,虽然一片好心,因为表达方式错误,所以很容易沟通不畅,所以我学非暴力沟通。我是妈妈,所以我学育儿。这些知识都是我需要的知识,我学完就可以拿去用的知识,所以我才去学。学以致用,用好了,再拿出来分享。
2.原因的假设。很多人不实践的原因,因为习惯了学校的课本式教学,学习是为了考试,考试就要记住,记不住就得不了高分。所以,记住才是王道。记住以后生活中用不用无所谓。不影响考试成绩。
3.后果。我通过学习,首先解决了自己的问题,不说财力改善,至少知道该往哪个正确方向努力。因为学会了非暴力沟通方式,所以我跟家人沟通更顺畅,不再是以前的动不动就觉得自己付出了很多却不能得到理解支持,各种委屈。跟婆婆关系也好了。通过学习科学育儿知识。面对我家娃,我不焦虑,我知道怎么做是对的,给孩子更多的理解和支持,遵循她的自然发展规律,不刻意揠苗助长,也不哀叹她某些方面发育落后不如别人。只要身体健康,心情愉快,身心发展好,就可以了。很多东西不强求,潜移默化更好。
4.果,如果我不学习这些知识,我可能就是一个每天脾气暴躁,怨天尤人,跟家人、跟朋友、跟身边所有人的关系都很紧张,而且还没钱,又穷又无能又没有颜值的在家吃闲饭的全职妈妈,想想都可怕。哎呀,真的好怕怕。。。
第三天100页,我学到了拆书帮的核心工具:便签拆书法。
具体看下图:
具体每个标签的解说上面已经写的很清楚了,这是我昨天晚上参加拆书帮帮主赵周老师的线下分享课,老师的课程PPT的其中一个。
当然,在实践拆书法的时候,很多人可能会出现一些误区。帮主梳理的常见误区,如下所示:
今天早上我就见到了一个误区,感慨万千。
我参加的龙兄的演讲群,在里面担任副班长职务,里面每天都要根据晨读材料说感悟。龙兄今天分享的是非暴力沟通,这个我擅长而且觉得龙兄分享的很好,我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说了自己的感悟打了卡。
小组组长说,想让我指点一下,我就听了一下她的打卡内容, 一听发现,声音确实很清晰很好,但是内容就是感慨万千,泛泛而谈。大意就是,老师说的太好了,说的太对了,真的要这么做,以后要非暴力沟通之类的。
我给她的建议就是,需要结合自己亲身实际经验来说感悟,空泛的感慨最后不过也就是当时感慨一下而已,事后还是继续自己曾经的沟通方式,没有变化。
我昨天晚上听赵帮主的分享,记得最深刻的一句话是:不以改变行为为目的的学习,都是极大的浪费!
当时听完,瞬间感觉,真理呀! 我们学那么多东西,是为了什么,只是为了显摆自己学富五车吗?还是你真的想学以致用,学到好的知识+经验+方法,可以真正的改善自己的生活?!
很多人说,读书无用,这句话也不是今天说的,古语早就说了。
对于这句话,我反而想问的是:你真的用书了吗?!
你学高等数学、微积分,生活中基本上用不上,所以,你说读书无用这是必然的,因为你学的是自己用不上的知识。当然,学校也没有错,因为有些人如果要深造,要走航天航空之类的高科技之路,这些知识是必须的,而且他们还要学的更深些,所以学校为了给大家打好基础,这些高等数学大部分理工科的本科生都是必修课。
另外,你去看诗词歌赋、看网络小说,这些也是书,你看完也说没用。关键是你当初最开始拿起这本书的初衷真的是为了有用吗?还是只想打发下时间、娱乐一下?
最后,我想说读书真的有用。真的没用的是:很多的人的错误的读书方法!
读完不用,读自己用不上的书、肯定都是读书无用。
百无一用是书生,学以致用是关键!
但是,真正的穷人家的孩子,如果要穿越阶层固话,实现逆袭。真的像罗振宇说的,穿越“阶层固化”最有效的工具是:读书学习。
穷人家的孩子代表什么?代表金钱资源比其他人少。
但是,除了金钱资源,每个人最重要的、宝贵的原始材料还有时间+精力+学习能力+天赋。
用这些原始材料,你能加工出什么产品?最终还是靠个人的努力程度+目标执行情况。
当然,很多人也会怪命运不公,怪社会不公,怪自己天赋不够。我只想说,很多人还没开始尽人事,就想着听天命了。
我自己就是穷人家的孩子,我用我这个穷人家的孩子的事例证明:阶层没有固化、只要你愿意努力、用对方法、用正确的姿势坚持去努力,点滴积累,不久的将来,你会遇见更好的自己!
这不是鸡汤,是所有成功人士的真实的故事。没有谁能随便成功的,如果每个人都是不费吹灰之力就瞬间学会了无数技能,那怎么还会有那么多普通人。成功不是一蹴而就,成功需要点滴积累。想看下我的努力程度,欢迎点击看下我简书上的另外一篇文章《素颜有罪吗?穷人家的孩子醒醒吧!》这篇文章,我当时首发是凌晨3点写的,因为家里移动送的免费WIFI总掉线,实在受不了,半夜爬起来写。还好,最近打客服电话,让他们换了个猫,终于正常了,桑不起。
05最后的最后
好了,说了这么多了。最后还是附上我自己的经典图片:
最后的最后,为什么听了那么多道理,还是过不好这一生?!
我附上一张图跟大家一起共勉!
【知易行难,贵在坚持】这句话我不但在反复跟别人强调着,也在不断的提醒自己坚持践行这句话。
您看完,如果觉得有收获,欢迎打赏我呀!我存钱给娃买奶粉+尿布,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