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父母最高的境界就是要接受孩子的平庸,不是每个孩子都是出类拨翠的佼佼者。
网上看到一则令人痛心的消息:上海的一个五年级女孩,由于期未考试有一科成绩95分,离妈妈的期望的10O分有差距,被妈妈批评,母女俩发生争吵,跳楼自杀了。
随之妈妈看到崩溃了,万念俱灰之下接着也跳了下去,后来爸爸看到这一切接受不了也相继跳楼……
一个好端端的家庭一瞬间就没有了,好残酷的事实!
这件事不由使我想起了作家梁晓声《人世间》里的一句话:
“孩子若是平凡之辈,那就承欢膝下;若是出类拔萃,那就让其展翅高飞;接受孩子的平庸,就像孩子从来没有要求父母,一定要多么优秀一样。”
孩子来到我们家,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每个人的素质不一样,每个人开窍的时间不同,你不可能让每个人每名功课都打百分,有第一名也有最后一名,这是自然的规律。
孩子考试没达到父母预期的效果就批评或者骂孩子,其实是父母虚荣心和攀比心在作怪。看到别人家的孩子考的好,自己家孩子没考好就心里不高兴,自身的欲望没有满足,就痛苦难受了。
其实,接受孩子的平庸,复旦大学王德峰教授的话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王德峰教授曾经说过:富贵还是贫贱他都是命,像我的儿子,从小念最好的幼儿园,最好的小学,最好的中学,结果最后差点大学都上不了。当年高考分数出来后,我骑着自行车在街上兜了三圈,最后我才认了:这是莫非命也,顺受其正……
高级知识分子都能接受孩子的平庸何况我们普通的老百姓,因此更加要调整情绪,理性对待孩子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