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学校因校长生病,一个学期都没有校长,老师们私下议论:“没有校长真幸福!不用再每天开无用的会了,心里真干净。大家谁该咋上课咋上课,丝毫不影响正常工作开展,相反,工作干得格外轻松,不用担心谁再指手画脚!”
无独有偶,隔壁小学校长这学期退休后,也没有了校长。熟悉的老师说起这个话题,也分外惬意:“没有校长真得!”
作为一名一直在教育一线工作了28年的我来说,工作中已经与十位校长共过事,刚参加工作两年就曾被举荐当校长——当时上级要求有一定比例的女干部。我没有当校长,但我一直观察着校长,看优秀校长的做法。
校长的职责到底是什么?
根据中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校长的六大基本职责为:规划学校发展、营造育人文化、领导课程教学、引领教师成长、优化内部管理、调适外部环境。
以上六项,决定了当校长不仅需要目光长远,更需要较强的协调关系的能力。而在这六项中,直接关系到绝大部分老师个人利害的是:课程教学与教师成长。
为什么有的校长被老师们格外爱戴,而有的校长被认为可有可无,甚至有不如无!
现实中校长需要面对很多错综复杂的关系,领导的各种安排,个别家长的无理投诉,“地头蛇”提出的条件……这些本来是校长的职责,有些是相对较隐性的工作,可校长一旦焦虑起来,就放大转嫁给了老师,扰乱了教师正常教课的心境。
学校需要校长吗?毋庸置疑——需要!
现实中老师们为什么常常对校长不满意呢?
首先,我想应该是老师的工作性质,教育教学是良心活,不用督促就拼尽全力地干,有些校长就像部分家长一样的心态,所有工作必需在自己的视野范围里才有安全感、存在感、控制感,通过各种形式来传达自己的这种感觉,忽略了只要大方向有,人都是有成长内驱力的。
其次,有些专业素养不强,找关系、靠关系硬上位,老师工作性质之一——认真也较真,再加上文人相轻,所以,很难令人满意。
离开了校长,老师们真的幸福吗?
其实,老师们是需要校长引领的,没有校长在的学校,老师们看不到学校发展的希望和方向,个人也就缺少了集体荣誉与归属感。所以,暂时没有校长可以,长久来看,老师们是需要校长的。当然,需要的是能扛事的校长,需要的是不转嫁焦虑的校长,更需要品德高尚、领导力卓越、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及科学管理能力的校长。期待所有老师都能幸运遇到在品德修养、专业素养、管理智慧等方面突出的好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