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洛克时期——笛卡尔——斯宾诺莎
一、巴洛克时期(Baroque Period):17世纪
1.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VS巴洛克时期的艺术
文艺复兴时期:较为平实而和谐
巴洛克时期:在各种相互矛盾的对比中呈现出张力,既有夸张华丽的自我表达形式,也有一股隐退避世的潮流兴起。
2. 历史背景
欧洲大部分地区都卷入三十年战争(1618-1648年),法国逐渐成为欧洲最强大的国家。
十七世纪是阶级差距很大的时代。
3. 戏剧与文学
巴洛克时期的戏剧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还是生活的象征。
巴洛克时期的诗人将生命比喻为梦境。
莎士比亚横跨文艺复兴时期与巴洛克时期。
4. 哲学:理想主义与唯物主义
(1)理想主义:生命基本上具有一种崇高的特质。
(2)唯物主义:相信生命中所有的自然现象都是从肉体感官而来。
(3)物质主义:代表人物英国哲学家霍布士(Thomas Hobbes)
自然界所有的现象——包括人与动物——都完全由物质的分子所组成,人类的意识(即灵魂)也是由人脑中微小分子的运动而产生的。
(4)机械论的世界观:一切事物都受到同样的不变法则或同样的机转所左右。理论上,所有自然界的变化都可以用数学精确地计算。
二、笛卡尔——现代哲学之父
1. 笛卡尔关注的两大问题
问题一:如何获取确实知识
《方法论》中,笛卡尔提出哲学家必须使用特定的方法来解决哲学问题。哲学应该从最简单的到最复杂的,唯有如此才可以建立一个新观点。还必须时时将各种因素加以列举与控制,以确定没有遗漏任何因素,如此才能获致一个结论。用“数学方法”(绝对合乎逻辑的推理)来进行哲学性的思考,用理性来解决哲学问题,唯有理性才能使我们得到确实的知识,而感官则并非如此确实可靠。
问题二:肉体与灵魂的关系
二元论:人是一种二元的存在物,既会思考,也会占空间。人既有灵魂,也有一个扩延的身体。灵魂与身体间时常相互作用。
2. “我思故我在”
笛卡尔认为,一开始我们应对每一件事都加以怀疑。在构建自己的哲学体系前,必须先挣脱前人理论的影响;甚至不能信任自己的感官,因为感官可能会误导我们。
我们都具有对于完美实体的概念,由此可见这个完美实体(上帝)必定存在。“完美实体”的概念中包含它必然存在的事实,如果缺少“存在”这个最重要的特质,一个“完美的实体”就不成其为“完美的实体”了。
典型的“理性主义者”思考模式:相信理性与存在之间有所关联,依理性来看越是明显的事情,它的存在也就越加可以肯定。
当我们的理智很清楚地认知一件事物(比如外在真实世界的数学特性)时,那么这件事物必定是如同我们所认知的那样。
3. 二元论
宇宙间共有两种不同形式的真实世界(实体),一种是思想或灵魂,另一种是扩延或物质。灵魂属于意识,不占空间,因此也不能再分解为更小的单位;而物质则纯粹是扩延,会占空间,因此可以一再被分解为更小的单位,但却没有意识。这两种本体都来自上帝,因为唯有上帝本事是独立存在的,不隶属任何事物。思想和扩延虽都来自上帝,彼此却没有任何接触。思想不受物质的影响,物质的变化也不受思想的影响。
人是一种二元的存在物,既会思考,也会占空间。人既有灵魂,也有一个扩延的身体。灵魂与身体间时常相互作用。
三、斯宾诺莎(1632-1677年)
第一个对圣经进行历史性批判的人。
斯宾诺莎的主要哲学理念:要用永恒的观点来看事情。
1. 一元论
宇宙间只有一种实体,既存的每样事物都可以被分解、简化成一个他称之为“实体”的真实事物(上帝或大自然)。
一切在上帝之中(泛神论)。上帝与大自然(或上帝与他的造物)是一体的。斯宾诺莎所指的“自然”并不仅指扩延的自然界,他所说的实体,无论是上帝或自然,指的是既存的每一件事物,包括所有精神上的东西。
2. 《几何伦理学》(Ethnics Geometrically Demonstrated)
斯宾诺莎所指的伦理学包括生活的艺术与道德行为。
上帝的属性可能无穷无尽,但是人类可以认出上帝的两种特质/属性(或上帝存在的证明)——思想或扩延。自然界中的每一件事物不是思想就是扩延;日常生活中看到的每一种现象都是思想属性或扩延属性的不同模态。(模态:实体、上帝或自然所才去的特殊表现方式)
上帝(或自然法则)是每一件事的“内在因”,物质世界中发生的每一件事情都有其必要性。
3. 自然法则
世间只有一种存在是完全自主,且可以充分自由行动的,即上帝(或自然)。人们可以争取自由以便去除外在的束缚,但他永远不可能获得“自由意志”。我们不能控制发生在我们体内的每一件事,这是扩延属性的一个模态;我们也不能“选择”自己的思想,因此人并没有自由的灵魂,人的灵魂或多或少都被囚禁在一个类似机器的身体内。
使我们无法获得真正幸福与和谐的是我们内心的各种活动。我们必须挣脱自我的感觉与冲动的束缚,以全然接纳的观点来理解世间的事物,唯有如此,我们才能获得满足于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