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天的快乐就是生命的全部价值所在
有一段时间,我经常在校园里遇到一位学生,她的一条腿是残疾的,只能拄着拐行走。我们的学生宿舍在山坡上,从宿舍到教室比较远,而且又不是平路,有的地方坡度还很大,她就是这样一拐一拐地走着。而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每次见到她,她的脸上总是带着笑容。当她微笑着问我老师好的时候,那笑容就像一缕温暖的阳光照射进我的心里。有时候我遇到点烦心的事,满脸愁容地遇到她,迎面而来的笑容会让我立刻感到一丝羞愧,和她的遭遇相比自己的那点烦心事算什么?她的灿烂的笑容化解掉了我小人般的常戚戚,顿时心里就敞亮多了。
生活是不是美好,实际上应该由你自己说了算,与他人无关。心里总是阳光灿烂的人,能把每一个日子都过成艳阳天。可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见惯了抱怨的人,时时抱怨,事事抱怨,对于他们来说,抱怨成了生活的一种常态。似乎上天对他特别不公,把所有的坏事都安在了他的头上,让他痛苦不堪。然而认真看一下这些人时,我们会发现,他们的生活或工作真的没有他们说的那么糟糕,只是对于自己得到的好处他们视而不见,或者认为是理所当然;而对于一丝丝的不利甚至是应有的担待就怨声载道,怒气冲天。他们的心中永远是阴云密布的,不管外面真的有风有雨,还是艳阳高照。
每个人的生命都由一个个日子构成,都是一天一天地度过。每一天的生活质量决定其生命的质量,这本是一个最简单的道理,但是众人未必都能理解,并对此表现出截然不同的样子:有人一天天地寻找并实践着快乐,有人却一天天地时时烦心处处怨愤。每当看到这些时,我就会想起春秋时期的荣启期。据《孔子家语》记载,孔子游泰山时,在路上遇见荣启期,他衣不蔽体,但边弹琴边唱歌,一副怡然自得的模样。孔子曰:“善哉!能自宽者也。”贵族出身的荣启期,身处乱世,生活贫困,仍怡然自乐,并因此成为后人追求快乐生活的榜样。晋人陆云(曾火烧刘备连营七百里的陆逊的孙子)写有《荣启期赞》:“荣启期者,周时人也。值衰世之季末,当王道颓凌,遂隐居穷处,遗物求己。搠怀玄妙之门,求意希微之域。天子不得而臣,诸侯不得而友。行年九十,被裘鼓琴而歌。”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也在《不与老为期》一诗中写到:“昨夜梦何在,明朝身不知。百忧非我所,三乐是吾师。”“三乐者”荣启期也。
《老子》有言:“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老子在这里强调的是:只有“知足之足”,才是最大的“满足”。或者说,只有以知足为满足的人,才能得到长久的真正的的满足。能不能感受到生活的快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个人观物处事的心态,欲壑难填的人永远不会快乐;简单纯朴的人更容易体会到身边的每一丝美好。其实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颗快乐的种子,能不能让它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完全取决于你自己。你觉得每一天都很美好,每一天都很值得期待,那日子就会向你投射出幸福的光芒;你觉得每一天都充满新意,每一天都有意义有价值,那每天你都会感到充实与满足。所以我们真的应该每天告诉自己:今天要快乐,今天要开心,今天要幸福。
有两种人无法感受并享受每一天的快乐:一种人就是经常抱怨的人,这种人什么时候也体会不到生活的快乐;还有一种人就是把什么都寄托在明天,而对今天麻木不仁的人,“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放走了今天的快乐,去谈什么明天的快乐,是很愚蠢的事情。不注重眼前的现实而只想变幻莫测的明天,很可能就会一天天的地虚度时光,将每一天都过得圆满才是最真实最正确的事情。
很多事情,很多时候,生活的快乐与否我们是可以把握的。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费斯汀格有一个著名的理论:生活中的10%由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组成,而另外的90%则由你对所发生事情如何反应决定。也就是说生活中有10%的事情是我们无法掌控的,而另外的90%却是我们能掌控的。这被人们称为“费斯汀格法则”。面对同一件事,不同的反应造成不同的结果。加措活佛的《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里讲:“心念是因,苦乐是果。无论遇到任何逆境,只要放大心量,常存慈悲、感恩和欢喜,便可以化苦为乐”。我特别喜欢“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这句话。正如被称为印度教导的灵性四句话说的那样“无论你遇见谁,他都是对的人;无论发生什么事,那都是唯一会发生的事;不管事情开始于哪个时刻,都是对的时刻;已经结束的,已经结束了。”
让我们把握住每一天每一刻,用心去感受它的温暖,体会它的美好,从点点滴滴的琐碎中寻找生活的意义,寻找自我存在的价值,将每一天都变成一生中的最好的时刻,细细地来品尝享受这种幸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