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汝平
唯物史观科学地解释了人的本质:人是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结合体。
自然属性是指人的生物特征,表现在人会追求自己的个性,并通过一系列途径去表达自我。
社会属性是指人作为社会存在物而具有的特征,表现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会根据他人的行为评价等来适当调节自己的行为,以使自己变得更合群。
根据组织行为学研究表明:组织成员的行为形成过程,是组织成员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博弈的过程。这项研究结果给我们提示:
组织中的个体行为是可以被影响和训练的。企业要想员工接受企业理念,并且将理念转化为个人行动就需要通过营造良好的组织环境来实现。
环境不仅会影响组织内的大多数人,也能通过群体效应来感染个体,环境氛围越浓厚就越容易激发个体的从众心理,从而使个体改变个人行为,以达到集体的期望。
接下来,将从决策执行环境、员工成长环境和员工工作环境三个方面来探讨。
█决策执行环境
决策执行环境目的是树立上行下效的作风。
追根溯源,企业经营理念终究还是来源于企业的核心管理层,来源于最高管理者的决策执行文化,这种决策执行文化主要包括决策的习惯、沟通方式、评判方式、执行风能等。
对企业而言,领导的行为就像风一样,普通员工的行为就像草一样,风吹向哪里,草必定倒向哪里。在企业中,老板的决策执行风格会影响到高层的决策执行,高层影响中层的决策,使之影响到基层。
乔布斯的创新深深影响到苹果公司的产品创新,从水平产业模式到垂直产业模式的管理创新;任正非身上的低调和狼性的精神造就了华为奋不顾身的进攻精神和全体奋斗精神;张瑞敏严格的质量要求,有了海尔著名的砸冰箱事件,以及对无数海尔人的影响;山姆·沃尔顿对成本的关注造就了沃尔玛天天低价的定价战略……
可见领导人的品行与行事风格也就直接塑造了企业的决策执行文化。
在许多中小微企业中,企业一方面希望用员工管理制度来管住员工,另一方面,高中层的领导却仍然我行我素,这样环境下的员工行为结果可想而知。
诚然,制度是企业环境的一部分,而且是很重要的,管理者要想通过制度来规范员工的行为,原本是无可厚非的,但在现实中,很多管理者只顾强调制度的作用而忽视了决策执行环境对员工的影响,也未曾意识到通过提高自我素质和修养来影响员工。
我们不难发现,很多员工对领导者都是阳奉阴违,表里不一,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员工心目中没有对上级的认可,表面的认可也只是来源于制度和权利。
在九零后、零零后等新生代员工进入企业后,这种不认可所带来的矛盾愈演愈烈。新生代员工往往更注重个性,追求自我,领导者只有靠实力和魅力才能让其信服,仅靠靠制度和权力是无法将其管住的。
所以,企业要想通过环境来影响和改变员工行为,除了建立健全企业的管理制度以外,还需要从领导者做起,提升其个人能力,人格魅力和领导水平以达到良好的自上而下的决策环境,进而获得更多的人心。
█员工成长环境
员工的成长环境是企业环境的重要部分,员工每天在什么样的环境中成长,最终决定了员工工作态度和行为习惯的形成。
人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工作,接触了什么样的人,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发生改变,在营造员工成长环境时,树立榜样便是一个良好的方式,榜样的力量通常可以感染和带动其他员工。
列宁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对于企业员工而言,不管是高高在上的领导榜样,抑或是身边的同事,皆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自身的思想和行为。
榜样按照其产生的方式可分自然形成的榜样和人为塑造的榜样。
自然形成的榜样往往是企业的创始人或高层领导,也可能是长期以来,其人格魅力与品行被众人所折服的突出人物,他们在企业中具有主导地位以及强大的号召力和感染力。自然而然成为所有员工共同敬仰和学习的动力。
自然形成的榜样对于一个企业的影响是长期的,无处不在的,甚至对行业、对社会、对国家都有较大的影响。比如苹果公司的乔布斯,华为公司的任正非,大庆油田的王进喜等。
人为塑造的榜样往往产生于日常的工作中,他们和普通员工一样平凡,他们与其他员工一样,做着看似普通的工作,却在某时期,某领域有所建树。他们对一个企业的影响往往是阶段性的,有限范围内的。
比如川航3u8633机长刘传健荣获多项国家奖项;又比如餐饮行业每周设立的服务之星;美容行业每周的微笑之星等,很多企业在经营理念的传递和执行过程中都有着着力榜样的树立。
怎样树立榜样才能达到理想效果?
首先,榜样的树立需要有业绩与文法相结合。现实中,许多企业一方面推行企业的价值观,另一方面却为业绩用“手段”,所有的企业要求员工践行“诚信,以顾客为中心”的价值观,而树立的榜样却仅以高业绩为衡量标准。
从短期来看,业绩所代表的方向可能与价值观所代表的方向有所冲突,但长期来看,价值观所代表的方向一定与业绩所代表的方向是一致的。
因为价值观一定是服务企业长期发展目标的,只有价值观与业绩相一致的绩效评价和保障体系才能真正使员工积极向上,起到激励作用,才能与企业一起走得更远。
阿里巴巴旗下的B2B平台是全球企业间B2B获取采购信息,进行采购交易的综合性平台,平台有越多的公司入驻,企业范围才有可能实现持续扩大。在引入公司入驻平台的过程中,阿里巴巴始终坚持着、坚守着“诚信、正直、言行坦荡”的价值观。
当有销售人员为了业绩签订未经国家有关部门认证的公司,马云知道情况后,马上成立专项调查小组,查明了情况,处置了相关人员,并不断告诫全体员工守住企业价值观这一底线。
其次,对榜样的奖励要精神与物质相结合,对榜样的奖励是企业经营人心的一种体现。
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生理和安全的需求是最基本的需求;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处于需求金字塔的顶端。
对榜样的奖励既需要通过物质层面,满足其基本需求,也需要通过精神层面,满足其更高层次的需求。现实中,针对不同的群体需要将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进行有机组合,对不同的人使用不同的组合方式。
比如,生产力水平相对低下的群体,可能对物质层面的需求更加迫切;而生产力水平较高的群体可能更倾向精神层面的追求。
另外,个体的教育程度不同,家庭情况不同,所处的地位不同,服务的行业不同,他所需求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而且这些不同条件又受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在奖励过程中唯一不变的是,需要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基于实际情况有机结合。
很多企业都通过树立英雄榜样来引导员工做事的方向和方式,但也有员工在成为榜样之前还过得不错,成为榜样后能力很快就提升了,为什么会这样呢?
榜样会被人们赋予更多的期许,甚至被认为是完美无缺的人,但人为塑造的榜样皆来自于每一个平凡的岗位,他们是平凡的大众,也有喜怒哀乐,也过着柴米油盐的普通生活,对他们的过分苛求反而会成为他们的枷锁。
怎样避免这种问题的出现呢?
首先,对榜样的表扬要先对事再对人。做的事是客观的,做事的方式方法是可以被复制的。客观的事实有目共睹,更能让其他员工信服,体现公平原则,更能激发其他员工的奋斗之心,达到全民效仿之功效。
“先对事再对人”就是要让其他员工明白,公司推崇的是某种行为、做事方式,而不是推崇某一特定的个体。
其次,对榜样的树立要分时期,分领域。企业不能只有独占鳌头的榜样,不同的时期应该有新的榜样,不同的工作领域应该有其榜样,让员工感受到处处是人才优秀的氛围。
为什么要这样呢?做榜样也是有压力的,长期位于榜首的员工,终究也是人,人都有优点和缺点,人性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榜样一旦展现出缺点,容易被其他员工效仿;榜样一旦表现出人性的消极面,容易认为企业管理者不懂识人之道。
同时,分时期,分领域能够让员工明白榜样并不是高不可攀,只要经过努力,人人都可以成为榜样,这样就给了更多员工机会,激发更多员工的奋进。
更为重要的是,如果企业只针对某一个领域设置榜样,很可能导致不管自身能力和特长是否适合这个领域的发展,大家都在榜样的引导下朝这个方向努力,长此以往,企业发展的重心就很难平衡了。
在多个领域设置榜样,使得大家可以往与自身能力匹配的方向去努力,这样更能促进企业全方位发展。除了榜样的力量,企业还有很多可以为员工营造成长环境的方面。
比如总裁写给员工的一封信,华为公司任正非的《致新员工的一封信》,信就包含了企业的使命、愿景、价值观、对员工的要求与回报,成长与培训等内容。
还比如积分制管理模式,及员工得到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是以个人积分为基础的,符合企业所倡导的行为和结果记正分,违反企业所倡导的行为和结果记负分。
设定适合企业的积分制管理模式既能管事,也能管人,还能定期举行分享会,就是举行各种员工分享,可以是工作经验分享,业务技能分享,榜样的事迹分享,工作等内容分享,定期的,有价值的分享会可以让有价值的信息共享于员工,是分享者成长的机会,也是发展人才的一种途径。
员工工作环境
企业环境从形式来看一般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物质环境,一个是精神环境。
因此,为使企业的经营理念从个人理念到理念的行动所需配套的环境应该是两方面的,企业应从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两手抓来打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随着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企业员工对工作环境的要求逐步发生了改变,智能化办公和办公空间环境的人性化已成为主流。
如今的企业,在应用环境方面基本都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食宿条件、工作条件等都有了极大改观。
企业在物质环境建设中,可以根据自身的经济条件和环境条件进行合理安排,不同性质的企业在不同环境中,其物质环境的建设也是不尽相同的,可以根据企业自己的特点来建设,我们重点讲述企业的软环境。
企业工作环境不但包括公司的硬件办公环境、文化活动中心,还包括软环境。诸如公司手册、企业内刊、网络平台、活动举办等,它们共同承担的企业价值观在向外宣传与传递中更加直观、直接。
企业文化手册,它是企业经营管理的党章、党纲,是企业奋斗的指导思想,是统领企业管理的基本准则,是传播企业经营理念的载体,是规范员工思想和行为的纲领。
华为公司的华为基本法,海尔集团的海尔企业文化手册,华侨城集团的华侨城基本宪法,大庆油田长期实践形成的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此外还有网络平台。
企业的名片是外界了解企业的一个窗口,同时企业的网络论坛也是企业文化营造的重要阵地,它的主要目的是让每一位员工都有发言权,为每一个员工提供发展机会,尊重和鼓励员工为企业发展献计献策,同时企业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来展示企业的发展情况,让员工和外界更加了解企业、认可企业。
总之,良好的企业形象影响着企业的发展、繁荣,企业形象的经营是企业经营中的重要内容,没有经营理念的企业就像失魂落魄的人,会遭人唾弃。
理念的识别需要经历从企业的理念到每个人的理念,从每个人的理念到每个人的行动这一过程,过程中不但需要有配套完善的自我,而且还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环境。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制度只是辅助措施,对于企业经营理念的传递,更多应该通过引导人们个人魅力,通过树立榜样,通过良好的软硬件设施等途径来进行,对于那些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的员工来说,制度不应该是限制他们的枷锁,应该是激励他们积极进取的动力和保障。
本公众号有关经营罗盘分享文章均摘自《经营罗盘》手稿(著作者:王汝平,大道立行首席管理咨询专家)。